我国民间流传着产妇在月子里不能刷牙的说法,这个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注意口腔保健。
据科研人员测定,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要数口腔里的细菌最多。细菌种类就多达250至300种,正常人每毫升唾液中含菌达60亿个以上,每克龈沟标本含菌2000亿个,就连一般人的漱口水中,每毫升也含菌在50万个左右。常见的细菌有乳酸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妇女怀孕之后,由于体内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可使正常牙龈组织肿胀、出血,医学上称“妊娠期牙龈炎”。这种炎症要到分娩后一段时间才能消退。
产妇在坐月子里往往吃大量食物,尤其是甜食往往比平时吃得多,一日三餐之间还要加餐。这样,就使食物夹在牙缝里和停留在口腔中的机会增多了,产生的细菌也随之增多了。
可见,产妇不仅要刷牙,而且要实行“三三三”制,即每天刷三遍牙;饭后三分钟刷牙;每次刷牙三分钟。产妇刷牙一定要用温水,避免冷水刺激。
若在三餐中加餐或吃零食,也应及时用温水漱口,要反复、认真地漱,使口腔中滞留食物和牙垢得以清除。 坐月子八问?你知道答案么?
小编导读:常听到人们说可以利用坐月子期间调理体质,真的是这样吗?如何调理?如何坐月子?如何根据不同体质进补?这些问题经常困扰着产妇们,我们特地列出八大坐月子问题,由专业中医师为您解答。
一 为什么产后要坐月子?目的是什么?可以改变体质吗?
产妇由于分娩时出血多,加上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损体力,气血、筋骨都很虚弱,这时候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补,因此产后必须坐月子才能恢复健康。坐月子的目的是在这段期间内作适度的运动与休养、恰当的食补与食疗,能使子宫恢复生产前的大小,气血经过调理也都能恢复,甚至比以前更好,也就将不好的体质在这段时间慢慢改变过来。
二 坐月子的基本原则为何?
1 慎寒温
随着气候与居住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产妇穿着的服装与室内使用的电器设备,应做好适当的调整,室内温度约25~26摄氏度,湿度约50%~60%,穿着长袖、长裤、袜子,避免着凉、感冒,或者使关节受到风、寒、湿的入侵。
2 适劳逸
适度的劳动与休息,对于恶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复很有帮助。产后初始,产妇觉得虚弱、头晕、乏力时,必须多卧床休息,起床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等体力逐渐恢复就可以将时间稍稍拉长些,时间还是以1小时至2小时为限,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导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关节的疼痛。
3 勤清洁
头发、身体要经常清洗,以保持清洁,避免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
4 调饮食
前面三项每一个人都没有差别,饮食方面就有个人体质的差异性,应该有所不同;再者,产后排恶露、哺乳也许有不顺的情形,或者有感冒、头痛、口破、皮肤痒、胃痛等等疾病发生,饮食与药物就必须改变。古代由于环境简陋,生活条件差,又没有电器设备,因此规定较严,而有一个月不能洗头、洗澡的限制,现代人不必如此辛苦,但是坐月子的饮食还是以温补为主,最好请医师根据个人体质作调配比较妥善。
三 坐月子的料理一定要加酒吗?
坐月子的料理应该加姜片同煮,同为生姜有温暖子宫、活络关节的作用;酒的作用是活血,有助于排恶露,若恶露已经干净,食物仍然用酒烹调,可能导致子宫不收缩、淋沥不尽。
四 人参大补元气,为什么坐月子期间禁止服用?
人参补气止血,刚生产完的住院期间,正在开始排恶露,若服人参(高丽红参)会使得血晕变少,恶露就难以排出,导致血块淤滞子宫,引起腹痛,严重的还会有胎盘剥落不完全,引起大出血的案例。因此,必须等到产后第二三星期左右,血块没有了,才能服用人参茶。
五 季节对产妇进补的影响
春夏秋冬四季由于温度差异大,因此产妇的饮食必须有所调整,否则会有副作用发生。一般传统的坐月子饮食,性质温热,适用于冬季,春秋时节生姜和酒都可稍稍减少,若是夏天盛热之际,可不用酒烹调食物,但是姜片仍不可完全不用,每次约用2~3片。
六 不同体质的产妇其坐月子原则为何?
依女性体质属性及其适用食物分析如下:
1 寒性体质
特性
面色苍白,怕冷或四肢冰冷,口淡不渴,大便稀软,频尿量多色淡,痰涎清,涕清稀,舌苔白,易感冒。
适用食物
这种体质的产妇肠胃虚寒、手脚冰冷、气血循环不良,应吃较为温补的食物,如麻油鸡、烧酒鸡、四物汤、四物鸡或十全大补汤等,原则上不能太油,以免腹泻。食用温补的食物或药补可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气血双补的目的,而且筋骨较不易扭伤,腰背也较不会酸痛。
忌食
寒凉蔬果,如西瓜、木瓜、葡萄柚、柚子、梨子、杨桃、橘子、蕃茄、香瓜、哈密瓜等。
宜食
荔枝、龙眼、苹果、草莓、樱桃、葡萄。
2 热性体质
特性
面红目赤,怕热,四肢或手足心热,口干或口苦,大便干硬或便秘,痰涕黄稠,尿量少色黄赤味臭,舌苔黄或干,舌质红赤,易口破,皮肤易长痘疮或痔疮等症。
适用食物
不宜多吃麻油鸡;煮麻油鸡时,姜及麻油用量要减少,酒也少用。宜用食物来滋补,例如山药鸡、黑糯米、鱼汤、排骨汤等,蔬菜类可选丝瓜、冬瓜、莲藕等较为降火,或吃青 妈咪调侃,跑遍地球坐月子
四位中国妈妈因为在不同的国家生宝宝,产后的经历也各不相同。分享她们的“月子” 故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月子应该怎么坐?在“传统观念”和“洋派方式”之间,如何选择最适合我们的。
在北京坐月子
(豆豆妈)
我认为坐不坐月子,怎么坐月子要根据自己实际的身体状况。对我来讲,太传统和太西化都不行。
凉的东西:刚生完孩子时,其实我特别想吃冰激凌或喝冰镇饮料,但听老理说这时候不能吃太凉的东西。虽然不知道对不对,也不敢冒这个险。于是折衷了一下,我喝了一瓶矿泉水,吃了一只梨。婆婆要用开水把梨烫一下,但我没听她的。
洗澡:我生孩子时是9月中旬,天气还挺热的,自己又在产床上折腾了12个小时,所以特别想能尽快洗个澡。 征求了一下大夫的意见,我在产后第三天开始淋浴,月子里每天都坚持;产后早晚刷牙各一次。感觉这样人很干净也很舒服。另外,因为觉得天气热,我在家里一直光脚。有一天亲戚们来了,看到我居然连袜子都没穿还在地上转悠,集体批斗我。我只好乖乖穿上了袜子,等他们走又脱下来。婆婆说月子里不穿袜子,以后脚上会长老皮。那怎么解释我在生孩子前脚上就长老皮了呢?
饮食:关于饮食,觉得月子里喝汤是挺重要的,又能补身体又能促进乳汁分泌。婆婆说不能吃盐,否则以后打喷嚏时会漏尿。我认为这个现象和吃不吃盐没有关系,所以还是吃盐了,就是没有吃太咸。
外出:除了保证饮食的营养均衡,我也尽量多休息。我觉得在月子里还是不能逞强做事情,充分的休养对以后的身体健康肯定是有好处的。生完孩子的第二天,我发现自己的身体仍然很虚弱,下床后多走上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外出散步看来是不可能的。随着体力的慢慢恢复,我就出门了。产后第20天,还骑车去不太远的地方办事。既然自己感觉可以骑车了,就没有必要非等到出了月子;再说适当的骑车运动可以促进产后恢复。
专家点评:我赞同豆豆妈的观点,怎么坐月子要根据自己实际的身体状况。平时身体素质较好的孕妇,孕期又没有什么合并症,阴道自然分娩,产程时间较短者,产后恢复就会快些;反之,产后恢复时间可能就会长一些。
对于是否可以吃一点冰淇凌,喝冰镇饮料的问题,豆豆妈其实可以不必担心呀!从医学上说,冰有使血管收缩的作用。所以,适量吃一些冰镇的食物也可以起到促使全身血管收缩的作用,这样还可以减少产后子宫出血!
每天洗澡,可以使产妇保持清洁。不然每天汗涔涔,带着酸臭味道去喂养宝宝,宝宝不会说话,但也一定会感觉不爽的。另外,每天洗个澡,把自己收拾的干净整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每天都在朝着怀孕前变化,会越来越感觉自信和快乐!
在日本坐月子
(依依妈)
中国对于坐月子是看得很重的,有很多这样那样的规矩。但在日本就不一样了。
凉的东西:产妇刷牙、洗脸、洗手都是用自来水(冷水)。我有两天乳房涨痛,护士让我用冰袋敷,在国内,冷的东西是绝对不能碰的,更别说冰袋了。如果是在国内,按照传统的说法,月子里不能吃水果和冷的东西,但是在日本顿顿都有水果的,而且还有冰苹果、冰牛奶,还提供冰茶。
饮食:月子里的营养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日本,大家都很重视。日本的医院里负责3餐,有专门的营养师给配餐,主要的食物就是米饭和酱汤,荤菜 学了很多知识,找自己适合的方式做月子。
南北是有差异的,还是听老人的话对,因为周围有很多经历过的人,不注意都留下了许多毛病。
怕怕。所以坚持就是胜利,不就是一个多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