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N- ?4 ]& W0 w 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如果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间里。 ( ?2 ?, `7 o) `% @" g! n 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场,即便他看不见您,他心里也会知道您在那里。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大人需要去“回应”,而不要事事“满足”。: _# K; e8 G: o' t
5 y( k) v: d: h' k' c! K2满足孩子要有度* p) z) B/ w% G
* L! Y3 B: z3 w! {9 j% g6 R5 F" i3 L) e& L- O i
要人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能够心情愉悦的另一个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 J3 M. S; C$ q" [
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8 `" A9 x5 t6 h* d# H& p
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一定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正确的做法是,拖延一些。比如,孩子饿了,可以让他等上几分钟。不要屈从于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绝孩子一些要求会更有助于他获得精神的平静。& J8 A5 ? m2 X7 N6 e/ V& k5 d
在家庭中接受这种“不如意的现实”的训练,会使孩子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将来生活中的挫折。8 A7 ^4 m s. H* c8 H: C0 ?
' ?' p/ o6 l4 h7 S( I' u) `+ V- y" }2 n
3孩子发火的时候冷处理 6 \6 m7 g4 `4 H# p8 `$ a, S. f4 Y9 y0 {7 y
' F1 o% ~0 }( R) e* F8 N
孩子发火,第一个办法是转移注意力,想办法让他去自己的房间发火。没有了观众,他自己慢慢地就会安静下来。3 N6 ]+ Q% ]& N. S6 F) f
适当的惩罚,并贯彻到底。说“不”的策略:不要干巴巴地说不,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行。即便孩子听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对他的耐心和尊重;( i5 X$ r' E3 v. y, Z* l
家长之间要意见一致,不能一个说行,一个说不;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时可以给他做另外一件事的自由。% \6 A( A b" d0 k3 ~+ |0 Q
5 a. q0 F/ c) V; s, ]( a.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