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标题: 翡翠源流评考 [打印本页]

作者: GIA宝石专家    时间: 2017-1-12 17:39
标题: 翡翠源流评考
翡翠源流评考

玉是中华文明的载体。玉崇拜远非一般的灵物崇拜,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哲学、美学和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的综合体现,涉及到社会不同领域的各个层面。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影响、作用及流行时间是其他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包含着极其深刻的精神理念和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礼制和儒家思想的最高表现形式。



做为“玉石之王”的翡翠的源流一直被玉石界乃至学术界所争论。对翡翠源流的考证,关键所在是“源”的突破。

翡翠之源年代界定的第二种观点:

从历代古玉实物的考证中,确有不少实物为清朝以前所制,如1973年国际拍卖会上的一件翡翠水牛即为明代作品。又如国内江西省婺源县博物馆陈列的翡翠磬牌为明代万历年间的珍品,陕西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中的翡翠制品,吉林省大安渔场汉墓出土的翡翠饰品等等。



因此,少数学者认为,翡翠源头可以往前追溯。据史载,“翡翠”一词先秦已有记载,而“翡翠"之名至迟在汉代已用为玉石名称,之后,唐宋均有明确记述。欧阳修的《归田录》中指出,这一时期的翡翠为一般人所不识,只是进贡的贡品。至明代,据《明史》记载,翡翠为皇家所专用。张瀚《松窗梦语》也道:“翡翠珠冠,龙凤服饰,惟皇后王妃始为服”。可见翡翠只用于皇室饰品且数量较少。进入清朝,翡翠进一步得到上层社会的认可,这是清涌现出大量翡翠精品的主要原因,而且翡翠也在这一时期从统治者的专用品走向“大众化”。



然而,据考证:缅甸雾露河流域的翡翠,最初的发掘时期大约相当于中国元代(公元13世纪左右)。在此以前,中原大地出现的翡翠从何而来?我国翡翠源在何地?



史书确有记载翡翠产于云南永昌、湖北荆门、黑龙江西布哈特、新疆于阗等地。但这些记载,或存在历史疆界的变迁,如云南永昌指滇西与缅甸毗邻的密支那地区,在明代万历年闻属云南永昌管辖,而后被清划给缅甸,这与我国不产翡翠并不矛盾,或自记载之后还没有在上述地区重新发现翡翠矿床,即使现代技术支持下的资源勘探也表明:中国尚未找到可靠或拥有探明储量的翡翠产地,仅是在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发现硬玉或与硬玉类似的玉石或其矿化现象,玉质尚待研究,可以指出,我国至今仍未发现有真正的翡翠矿床。

进一步推敲,从翡翠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上来看,我国是否有产翡翠的可能呢?

第一,翡翠矿床形成的母岩——翡翠岩及超基性围岩均为稀有岩种。即使这两种少见的岩石组合在一起也还需微量铬离子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经过一定的时间进入硬玉晶格,才能形成一般的带绿硬玉。由此可见,能产翡翠的地方极为有限。

第二,翡翠形成的原因,岩石学观点蛇绿岩套中的硬玉是受高压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属蓝闪石片岩相。这一变质类型与板块构造的消亡带有关。巨厚的海槽沉积消亡带俯冲相当大的深度,引起高压低温变质。岩石中,钠长石逐渐转变为硬玉和石英,而翡翠则又经过多次反复的强烈地质作用并伴随后期热液活动而形成。可见,硬玉与蓝闪石组合只局限在俯冲与逆俯冲作用活跃的、与板块构造有关的挤压带内。

第三,翡翠矿床的分布表明:几乎全世界的翡翠矿床都产在超基性岩的交代岩中或岩体与变质岩接触带上,如缅甸。或集中在超基性岩体底部和巨大围岩捕虏体附近,如苏联。综上所述,中国版图虽大,但能符合翡翠形成条件并形成翡翠的地区,可以说极为罕见。中原内陆缺少洋块、陆块相撞。边疆除西部皆为邻国所环,东部临太平洋,形成岛弧、海沟均不适于翡翠的形成。鉴于我国的地质条件如此,产翡翠的可能性极小。至于云南与西藏南部毗邻缅甸的边境区,虽地质条件与缅甸山地有颇为相似之处,但由于中国目前矿业投入的财力、技术所限,是否真的蕴藏翡翠资源则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我国从古至今没有达到宝石级别的硬玉可产出。

那么,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史书所载的翡翠当作何论?它与清翡翠是同种玉石吗?这里确有值得商榷之处。以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为例,文中讲颜色与碧玉相似,但能“屑金”,不难发现,古人对玉的鉴别,主要从颜色与硬度上看手,但仅凭物理性质鉴别是远远不够的。南阳玉硬度在7左右,颜色分白、绿、紫、黄、青、杂六个品种,与翡翠纯者(白色),含杂质者(红、绿、紫)所显常见色接近。再者,河南独山玉矿是我国第二大矿,也是我国特有的玉矿种,其色泽、质地、透明度均可和翡翠媲美,而且从出土文物看已有五六千年历史,其原生矿藏开采于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证据充分且属实,确有可能,宋和宋以前的翡翠是指南阳玉,而非达到宝石级的硬玉。也有专家指出:汉代张衡的《西京赋》、班固的《两都赋》和六朝徐陵的《玉石新咏》所提及“翡翠”以及宋代能"削金”之说的“翡翠”多指软玉中的碧玉。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和翡翠在色泽上有相似之处。战国至两汉首见,考证确凿。由此推断,碧玉先承翡翠之名,后又被在色泽上更胜一筹、自缅甸传入的硬玉所取代。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翡翠源于缅甸,也就是说元代及以后,达到宝石级的硬玉才冠以"翡翠”之名流入中国,它不仅和史书记载的"翡翠“非同种玉石,而且最初发掘量基少,成品流通则更稀少了。这就是明代实物少之又少的原由。提及实物,1973年国际拍卖市场拍卖的明代翡翠水牛,已经多方鉴定确认;另一明万历年间翡翠磬牌藏于婺源县博物馆。翡翠磬牌的鉴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往前追溯的唐、汉翡翠制品有待进一步考证,作为证据似乎不足以信服。

至此,中国翡翠源于何时也就显而易见了。翡翠一度曾指碧玉等,而专指缅甸传入的硬玉是近三四百年的事。

我国翡翠源于缅甸,自明始有传入,为宫廷所用。至清迎来其最光辉的时代,历久而不衰。至今仍是世界五种最宝贵的宝石之一,翡翠远不及软玉源远流长,也不及红山文化的岫岩玉、商代的南阳玉和南红玛瑙古老久远,但翡翠是流传至今的玉石中,唯一由封建社会最高文明(明清)孕育而来。自然赋予翡翠深邃晶莹、美轮美奂的"肌肤";社会使翡翠历经中国占代文化最高层次的熏陶,赋予其通灵蕴古、独立充盈的"魂魄”。
喜欢珠宝、翡翠玉石加微信805009009免费鉴定估值,每日鉴赏新品;有任何珠宝翡翠疑问,欢迎第一时间交流沟通!
本文由宝石汇整理编辑发布,若有侵权不实之处请联系我们。百度、微信搜索‘宝石汇’了解我们更多信息!





欢迎光临 中国育儿网 (http://bbs.bb0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