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标题:
国人性格十年变化大(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姐
时间:
2007-10-21 11:34
标题:
国人性格十年变化大(转贴)
中科院心理所、香港中大心理系联合调查显示
国人性格十年变化大
务实 和睦 情绪化 有责任感 想当领导
隐忍、刚毅、孝悌、明哲保身、好面子……这些形容词罗列起来,便能基本刻画出一个传统中国人的形象。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中国人的性格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不断斡旋、变化。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建新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教授联合编制的《中国人个性测量表》显示,近10年,国人性格发生了巨变——更务实、更有责任感,也更情绪化。无疑,这些变化顺应了时代潮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与此同时,也隐匿着一系列心理危机……
国人性格五大变化
巨变一:更具责任感。参与此次调查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系博士周明洁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竞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更强了。“10年前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习惯听组织安排,指哪打哪。而现在大多中国人更倾向于自主选择。尤其在从事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后,会更渴望将它做好、做大。从大的方面说,对自己和社会都更有责任感了。”
巨变二:更情绪化。“点球!……格罗索立功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2006年,一段高亢得近乎嘶哑的情绪性解说使黄健翔成为颇具争议的人物。而此前,人们大多习惯了平铺直叙的解说。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雷雳认为,现代中国人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但同时也呈现出情绪不稳定、急躁等负面现象。”雷雳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首先是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强度,让中国人脚步越来越快,因而更容易焦虑、冲动;“其次,西方文化的渗透让中国人更张扬,更容易喜形于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算是种进步。”
巨变三:更务实。周明洁告诉记者,与1992年的调查数据相比,中国人在“务实”这一项的得分更高了。“这显然是由于大的社会背景导致的。”10年前的大学生可谓天之骄子,毕业后很好找工作。但其中一些人却宁可拿着低廉的薪水,也一定要捧个“铁饭碗”,似乎这样脸上才有光。而今,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让中国人更务实了。2007年4月,北京某洗浴中心招管理人员,但要求必须从基层的“搓澡工”做起。很多应聘的大学生均表示认可,并认真学习搓澡技法。此外,不少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创业,做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此前,美国密苏里州的著名作家彼得·赫斯勒也表示,在他看来,中国人更加务实、理性了。
巨变四:更愿担当领导角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在此过程中,人们更易找到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归属感”,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肖震宇认为。但他同时称,自我创业、当领导不能盲目,应在有一定经验积累后,再着手打算。
巨变五:更看重和睦。“和谐”是目前中国的主旋律。此次调查也显示,中国人更宽容,更心平气和了。“改革开放之初,可能有些人比较急功近利。”肖震宇告诉记者,如今的人们比过去成熟多了,“他们逐渐适应了激烈的社会竞争,回归传统的‘和谐’”。
巨变背后的心理危机
责任感、务实、和睦……中国人的性格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周明洁指出,这些变化只是就一般性格而言。“从临床性格看,仍存在一系列心理危机。”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2亿—3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焦虑和失眠分列前三位。
“其实,从总体来说,中国人抑郁等情绪问题较10年前得以改善,但轻度躁狂等行为问题却有所增加。”“躁狂后随之而来的则是抑郁。”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科的徐俊冕教授则指出,患者可能前一刻还很兴奋,后一刻就突然悲观绝望……周明洁告诉记者,轻度躁狂可以说是社会压力过大的产物。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有一份可以干一辈子的工作就够了,心里没有太多想法;而仅仅过了10年,工作压力却如影随形。
此外,雷雳认为,中国人的情绪化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的高发。上海市心理咨询协会9月份的抽样调查发现,强迫症发病率约占人口的0.5%,同比增加了2个百分点,且男性多于女性。
在调查中还有个有趣现象,即中国人出现抑郁、紧张等情绪时,喜欢用肢体语言表示,如就地打滚等;而西方人则善于用语言表达。“尽管在2001年,这一现象有所好转,但中国人还没学会释放压力的办法。”周明洁表示,压力越大,越需要寻求社会支持,找到合适的宣泄方式。而据国际劳工组织调查显示,在5个工作压力过大的人中,只有6%的人会寻求专业帮助,而绝大多数人则“不发泄、自己憋着”。
作者:
大姐
时间:
2007-10-21 11:34
中国人性格将更平和
如果说心理危机只是这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那么在专家们看来,中国人未来的性格走向将回归传统的平和、宽容,人们也会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内容,心理问题也会随之减少。
“我们现在的情况相当于20年前的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也是他们当时出现的心理危机。”肖震宇认为,社会转型期,人们在物质诱惑和工作压力面前,难以停下自己的脚步,与此同时,抑郁、焦虑自然接踵而来。“但现在西方人逐渐平和了,相信中国人也会朝这一方向发展。”美国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曾指出,我们正进入一个以工作不断减少为特点的新阶段。而健康、积极的“慢生活”则逐渐在西方成为时尚。近日,中国也出现了不少“慢生活”组织,倡导慢走、慢吃、慢读、慢谈恋爱等理念。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或拖延时间,而是帮人们在生活中寻找平衡,建立乐天、达观的生活态度。
专家预测,尽管中国人和西方人越来越像了,但爱面子等特征还将继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建新认为:“这是由于西方人更注重人的个性;而中国人的群体性较强,注重社会关系。”
欢迎光临 中国育儿网 (http://bbs.bb0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