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一重工执行总裁易小刚等企业家入选院士遭质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9 22: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便是企业管理能够成为中国普遍认同的一门科学,如果没有建立一种竞争性的、透明的和鼓励创新的院士选拔制度,当选院士的企业家也不可能赢得应有的社会尊敬。

尽管在发布时间和平台的选择上刻意保持低调,但中国工程院7月1日公布的201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质疑:173位候选人中,竟有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易小刚、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顾大钊等数十位企业高管赫然在列。

来自公众的这些质疑并非毫无根据。在此前的数年当中,确有极少数大型国有企业高管扛着各色“管理”名头在中国工程院这类科学圣殿登堂入室,一度让“管理院士”声名狼藉,以致那些在各个科技创造领域卓有建树的企业家在当选院士之后仍然羞于和“管理院士”为伍。

企业家或者说企业高管能否当选院士?答案是肯定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企业家成为院士必须坚守一个显而易见的前提,援引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旭日干的话来描述,前提就是——“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须是科学家”。诸如饶芳权、叶可明、袁晴棠、刘玠等等正属于这类实至名归的院士,他们不仅拥有名闻遐迩的科研成就,还将其精心管理的企业一步步带向巨大的成功。

问题已经很清楚,备受舆论质疑的并不是身为科学家的企业高管当选院士,而是无法接受那些唯利是图的商界大人物居然也可以享有“院士”光环并与令人肃然起敬的科学家们平起平坐。然而,当人们意识到管理已然成为今日世界最古老、最复杂、最富于挑战性的一门科学的时候,科学家的内涵将有可能被重新界定——想想比尔·盖茨、想想乔布斯吧,他们显然不是传统意义的科学家,但当他们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的时候,整个美利坚都向其表达了祝贺与敬意。作为卓越的企业领导人,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们不只是重塑了这个星球上全新的一个个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更重要的是以一种独特方式为消费者和整个社会创造了极大价值。

无论是缔造了微软帝国的比尔·盖茨还是创建苹果的乔布斯,他们从未做过一天传统科学研究却能成为美国院士的非凡经历再次表明,不管是科技攻关还是企业管理,只有创新,才是科学的出发点,才是科学家的本真意义,才是院士的价值所在——有谁敢说法治、民主和自由市场这些概念不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事实证明,企业家成为院士的问题不是企业高管能否成为院士的问题,也不是企业高管是否为科学家的问题,而是选拔院士的制度问题——即便是企业管理能够成为中国普遍认同的一门科学,如果没有建立一种竞争性的、透明的和鼓励创新的院士选拔制度,当选院士的企业家也不可能赢得应有的社会尊敬。

企业家院士脸谱

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中,企业高管的数量明显减少。

而早在上世纪,已有多名企业高管人士因其在相关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泰斗地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终身荣誉。

北京,冰窖口胡同2号。

7月1日凌晨1时许,中国工程院官网发布消息: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从560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73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根据上述消息,进入“二评”的候选人名单中,年龄最小的44岁,年龄最大的77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员仍然占大多数,其次是来自大型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等技术人才。

首次公布的有效候选人名单,560人中有98人来自企业,约占17 .5%。相比而言,此轮公布进入“二评”的名单中,企业高管的数量明显减少。

据统计,进入有效候选人名单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董事长吴生富、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董事长谢东钢、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文叁、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小松、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晓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新国、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总经理韩霁昌等都已落选,并不在“二评”名单之内。

但是,包括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易小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维和、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邵安林、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173人,进入了“二评”的候选人名单中。

此前,关于企业高管入选院士的质疑之声四起,其主要缘于企业家的特殊身份。

而早在上世纪,已有多名企业高管人士因其在相关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泰斗地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终身荣誉。与此形成呼应的是:美国工程院也不乏企业家的身影,如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乔布斯都名列院士名单。

对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旭日干指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须是科学家”。

上世纪,近十名泰斗已当选院士

从1999年开始,在上海交通大学这座科学家的摇篮,学生们时常可以聆听到一位名叫饶芳权的教授的授课。

渊博的知识,鞭辟入里的分析,饶芳权教授时常赢得学生们的掌声雷动。老师向学生们介绍,饶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电机工程专家,早年已成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但鲜有人知道:饶芳权教授不但是课堂上的好教授,是科学界的杰出院士,还曾经是位卓有成就的企业家。

1958年,饶芳权教授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分配到刚筹建的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随后转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8年后,饶芳权因工作需要,调到四川省德阳市东方电机厂工作,并先后担任东方电机厂电机设计科科长,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常务副厂长及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在任职期间,饶芳权参与和负责设计了我国许多大水电站,如云峰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丹江口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等,并参与了三峡工程工作;甚至,我国首次成套出口欧洲的伐乌代耶和菲尔泽电站水轮发电机,也出自饶芳权之手,为我国发电设备打入国际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

奖励与名誉纷至沓来: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众望所归,1995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最终结果揭幕:电机行业泰斗饶芳权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直到1999年,饶芳权院士卸去企业高管职务,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拾起教鞭,当了一名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这恰好从侧面证明,曾任企业高管的院士,完全能够胜任科研与教学工作。

事实上,1995年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并非只有饶芳权一人,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时任总工程师叶可明、中国石化总公司时任总工程师袁晴棠等多位企业高管,也于同年获曾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可明,早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先后担任上海市建筑工程局所属公司技术员、总工程师、公司经理,及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工程师等职务。

叶可明院士长期研究施工技术,取得了10余项国际与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形成了针对“高、大、深、重、新”不同对象,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施工技术体系,提出了广泛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升板机提模提脚手体系。

1995年,因设计修建上海南浦大桥工程,叶可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年,行业泰斗叶可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晴棠,曾任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股份公司总工程师。袁晴棠院士长期致力于乙烯裂解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完成了2020年我国石化工业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炼油化工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织制定并实施原中国石化总公司和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发展规划,组织石化集团公司“十条龙”重大科技攻关,为完成“七五”、“八五”、“九五”及“十五”重大科技开发任务,转化、推广科技成果,推进石化工艺技术和设备、催化剂国产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石化集团公司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众望所归,同在199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石油化工行业泰斗袁晴棠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而在此之前的1994年院士增选工作中,唐山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冶炼行业泰斗殷瑞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时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冶金自动化及信息工程泰斗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化纤工程技术行业泰斗蒋士成,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获增选为院士。

由此可见,早在上世纪企业家当选院士的现象并非罕见,因这些企业家的卓越贡献与行业影响,当时并没有遭受更多的质疑,甚至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当选院士首先必须是科学家

同未遭遇质疑的,还有在美国工程院当选为院士的企业家,如大名鼎鼎的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盖茨、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

甚至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比尔·盖茨便投身到自己的创业梦想中;而相对于比尔·盖茨二年的大学生活来说,乔布斯可以用“更相形见绌”来形容,因为乔布斯在入读俄勒冈州波特兰的里德学院六个月后,便已选择退学。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在业界的地位,就在其先后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后,美国公民并未质疑其作为企业家却当选院士。其在科学界的影响力,众所瞩目。

但自2003年以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产生之后,社会上开始有人质疑,认为工程院要给公众一个交代,解释一下新院士究竟是靠什么样的学术成就当选的。

一些知名学者也认为:院士选举的透明度不够。如2003年新增院士在学术上的成就没有说明,时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王礼恒和时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双双增选成为工程管理学部新院士。更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他们的当选,是不是由他们所负责的工程的重要程度决定的,而不是候选人的学术水平?

对此,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持有不同意见。沈国舫说:“工程技术背景和工作业绩,是当选工程院院士最重要的两项指标。像陆佑楣,他就通过了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和工程管理学部的双重认可”。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则认为,“我们是选举工程管理院士,不是选举管理工程院士。所谓工程管理院士,必须是在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或科技含量高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上、以及工程管理的理论创新上,取得重大成就,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其它诸如一般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等都不属于工程管理的范围。”

面对质疑,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旭日干表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严格遵循我院的‘章程’和‘办法’。工程管理领域院士的增选,第一步看学术背景,第二步看管理业绩和整体水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须是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对院士评选的标准和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院士。

“《中国工程院章程》规定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这两个‘最高’的定位决定了能够当选的院士必须是最优秀或者最杰出的科学家。”旭日干说。

身份非关键,学术道德很重要

旭日干指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的标准对所有的被提名人一视同仁。不管是对高级干部、企业老总,还是对没有行政级别的科研人员。

据了解,为加强院士自身和学部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中国工程院设立了专门的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早在2003年6月13日,受理学术腐败的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首次公布了对院士投诉信的审查情况,21封投诉信,涉及院士18人。

自此,增选院士的评选中学术、道德也成为重要标准。

每次增选院士工作开始后,中国工程院都会将有效候选人名单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的监督。其中,院士候选人的学术道德、个人问题甚至经济问题等方面,学术道德成为投诉焦点,突出的是个人工作在集体工作中所占的比重的评估。

2013年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后,1月1日,中国工程院便向全国各相关单位与院士公开发布了提名通知;5月22日,中国工程院向社会公布了560位有效候选人的详细名单,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示。据了解,此次560位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包含企业界人士共计94人。

7月1日,中国工程院公布的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显示,企业界院士候选人人数缩减为26人,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8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3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3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2人;工程管理学部3人;其中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医药卫生学部皆没有企业界候选人。

但最终能有多少企业高管能当选院士,尚待时日静候选举结果。不过,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曾指出:“院士制度要降温,过分把名和利结合起来是没有必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 粤ICP备15023800号-3 )

GMT+8, 2024-12-26 14:44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