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69|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6-1 10: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come on
2#
发表于 2008-6-1 1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时间,我不是在讲课,而是在设法控制我那些失控的学生们。但是如果我不这样做的话,他们又怎能学会文明的举止呢?然而我的命令越多,他们的反抗也越多。宝贵的上课时间就浪费在处理这种反抗斗争上。在特别艰难的日子里,我下班回到家时,感到自己耐心皆失,精力耗尽,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就像一个笑话中说的:“我只剩下一根神经……而你却踩在上面。”

  我又重新翻开那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重读那章“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全都是发生在家里的例子,如果我把它换成学校的事例又会怎样呢?我修改了其中一个练习并快速记下,第二天带到学校,吃午饭时和同事们一起讨论。他们喝着咖啡,我说:“嗨,诸位,我们再来玩一次游戏,我是老师,你们是学生,你们边听我说边问自己有什么感受和想法,然后告诉我你们的真实反应。”

  “不行,”肯说着伸手要我的纸条,“上一次我是试验对象,这次我来当老师,你们说感受,如何?”我们一致同意。下面就是肯念的句子以及“学生们”——玛丽亚、简和我的感想。
3#
发表于 2008-6-1 10: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责备和指责)你又忘了带铅笔?那用什么写?现在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浪费大家的时间,给你找支铅笔。

  学生的反应:我感觉受到了侮辱。

  我总是有错。

  老师真小气。

  教师:(嘲弄)你真是太蠢了,交作业的时候居然没在上面写名字。

  学生的反应:我恨你!

  我做什么都不对。

  我想我是很笨。

  教师:(威胁)如果我再看见谁吐口香糖,马上拉出教室,速度快得让你们头晕。要是再有这种行为,你将被勒令停学。

  学生的反应:我不信。

  我才不管呢。

  我很害怕。

  教师:(命令)不要说话了。把笔记本收起来,摆成一条直线。好了,快点儿!

  学生的反应:我不是你的奴隶。

  我偏要慢点儿。

  你当初是怎么走出这所监狱的。

  教师:(说教)折断约翰的钢笔是不对的。如果有人折断你的笔你会喜欢吗?别人借东西给你,你应该好好爱护,就像你希望别人爱护你的东西一样。难道现在你不觉得应该向约翰道歉吗?我希望你这么做。

  学生们的反应:我肯定是个坏孩子。

  啰里啰嗦。

  我就是不听。
4#
发表于 2008-6-1 10: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警告)小心试管!打碎了还会伤了自己。当心酒精灯,你们就想闹出点儿事情来?

  学生们的反应:我害怕。

  我最好什么都别做了。

  你错了,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教师:(扮演殉道士)你们让我每晚回家都头疼。看见我这些白头发了吗?每一根白头发都是因你们而起。

  学生们的反应:给你买瓶染发剂。

  别在这呆着,不想听你诉苦。

  是我的错。

  老师:(比较)为什么你的报告交晚了?去年我教过你姐姐莎丽,她总能准时交作业。

  学生们的反应:我从来就不如莎丽。

  我讨厌姐姐。

  我讨厌老师。

  老师:(讽刺)没人记得哥伦布是哪一年发现美洲大陆?真了不起,这学校一定很吸引弱智儿童。提高全班智商的惟一办法是全都给我站在椅子上罚站。

  学生们的反应:我真笨,什么也记不住。

  这肯定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学校,瞧这弱智老师。

  见鬼去吧。
5#
发表于 2008-6-1 10: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预言)再这样下去,你们将永远找不到工作。如果你们的成绩不能再提高的话,没有哪一所好大学会要你们。

  学生们的反应:说这些没用。

  我不优秀。

  凭什么要努力?……我放弃。

  练习做完了,我们彼此对望。简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如果我们假扮学生时都能体会到这种气愤和绝望,那么真正的学生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特别是如果他们在家里也听到同样的话,”玛丽亚补充道,“我的姐姐总是告诫她的孩子‘如果你们的成绩没有提高,我就把电视机搬走’。‘你们应该像哥哥那样学习,这才可能得A’。‘你不做作业就是因为懒’。她总在催促孩子们,孩子们的父亲也总在教训他们。”

  “我父亲的专业是讽刺。”简说,“我想他可能觉得自己很风趣、很聪明。他说‘图书馆借来的书弄丢了?噢,你可真有责任心’。小时候我还不理解。我想‘丢了东西怎么还是有责任心呢’?长大后,他的讽刺的确伤害了我,并且我发现自己也想用同样讽刺的方式回敬他。有时,我也这么做了,不幸的是,我变得善于讽刺人了。刚开始教书时,讽刺的话总是从我嘴边溜出,尤其是当我遇到挫折时。记得我曾对一个磨蹭的男孩说了一句我父亲对我重复过一千次的话‘你是天生这么慢,还是有人在帮你’,整个教室哄堂大笑。”

  “这笑声,”肯说,“在老师听来是优美的音乐,并激励我们继续更大的讽刺。”

  “我知道,”简严肃地说,“但是在笑声的背后,一个孩子的心被撕碎了——当着大家的面。我以后再不这么做了。”
6#
发表于 2008-6-1 10: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怎样做到的?”玛丽亚问。

  简做了个鬼脸。“说起这个,可不是件愉快的事。在我教书的第二年,我班上有一个特别容易激动的女孩特蕾莎。课上到一半时,她旁若无人地拿出镜子拨弄她的头发。一天我提问有关古埃及的一篇文章,没有人举手。这时我看见特蕾莎在修指甲,她总是这样!我说‘好的,我就不叫特蕾莎来回答问题了,她对班上的讨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就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吧。’几个孩子在偷偷地笑,但是令我非常吃惊的是,特蕾莎抬起头来,微笑地看着我。她以为我真的就是这个意思呢!我的‘恭维’让她很开心。

  “我感到非常惭愧,对自己说:‘再也不能这样了!如果要对孩子表示不满,我应该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如果想要显得风趣,我需要确定这样做不会伤害任何一个孩子。’”

  “对的,”肯说,“我们平常对孩子说的许多事不是让他们自我感觉不好,就是使他们对我们反感。但事实上,教育孩子表里如一仍然是我们的职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 粤ICP备15023800号-3 )

GMT+8, 2024-6-11 17:03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