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发热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15 22:4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发热虽然普遍,却是令许多父母很头痛的事情!”讲座伊始,张医生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  儿童发热出现高峰
  近期我市气温持续走高,发热的患儿猛增,连连出现就诊高峰。为什么夏天小孩子特别容易出现发热症状呢?
  张医生介绍说,其实,发热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是机体的防御机制,能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
  许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发热,如孩子剧烈运动、惊厥、哭闹,机体产热过多等均可引起发热;当出现散热障碍时,如小孩有皮炎、烧伤、汗腺缺乏,外界环境温度、湿度过高,都可引起体温过高。有的父母给小孩包裹衣被过多,也会引起发热,甚至会造成“闷热综合征”;另外,发热还与体温调节功能异常有关系,如脑发育不全、药物中毒、暑热症等。
  “门诊中的大部分发热患儿,都属于致热原性发热,也就是由于各种病毒、细菌、病理原因导致的发热。”张医生说,小儿在夏天特别容易出现发热,这与天气酷热,孩子饮食睡眠不佳,抵抗力降低,各种病毒和细菌容易乘虚而入有关。同时,一些病毒也常在夏季传染流行。
  夏季,儿童呼吸道感染非常多见,发热则是最常见的表现。一般呼吸道感染,病毒是主要病原,病程多在一周左右,若合并细菌感染则会持续10—14天,甚至更长。
  虽然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但小儿发热时,家长还是会特别紧张。张医生表示,儿童体温的下降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学会“察言观色”,如果孩子精神活泼、进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可以在家观察治疗,不要频繁往医院跑,如今交叉感染的情况屡屡发生,给许多患儿的治疗带来了恶性循环,家长要小心了。
  从容应对发热宝宝
  许多家长对儿童发热缺乏正确认识,常常是一发现宝宝发热就往医院跑,也不管是高热、低热,或是发热初期,还是治疗过程中,不仅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也给医院增添了压力。
  首先,家长要学会判断孩子是否真的发热了,不能仅仅凭感觉,摸摸孩子的额头和小手就断定孩子发烧了。夏天小儿的手足心热,并不一定就是体温高,家长要学会正确量体温的方法,家中常备体温计。
  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若肛温大于37.8℃可认为发热。
  “一般来说,2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热若超过37.8℃(直肠),3-6月婴儿发热超过38.3℃(直肠),6个月-1岁婴儿发热超过39℃(直肠),应该送去看医生。”张医生说,如果孩子体温不高,可先运用家庭治疗方法,如采用额头冷敷、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方法,看是否改善,并观察孩子的全身情况,吃饭、睡觉、玩耍是否如常。如果孩子精神萎靡,即使体温不高,也要及时送医院治疗。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孩子出现谵妄(说胡话)、嗜睡、惊厥,或高热、持续发热5-7天以上,都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部分婴幼儿常常在呼吸道感染后表现为低热,持续1~2周甚至更长,这是由于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所致。对这部分患儿,一般医生会要求家长带患儿做一些基本的检查,如血、尿常规、胸片、PPD等,确认正常后可在家观察。
  在进行家庭治疗时,如果患儿没有感到不适或惊厥,体温低于38.3℃,一般不必处理;有的新生儿发热,对退热药过敏或不耐受,可采用物理降温;一般肛温大于38.5℃才需要使用退热药,而在37.8—38.5℃则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在进行家庭治疗时,要保持孩子房间的适当温度,有条件者可置于空调房间内,温度在27—28℃为宜;鼓励孩子多进食液体,多饮水,避免进食油腻食物或难消化的食物,并根据情况适当运动。尤其是婴幼儿,不要总抱着,要让孩子适当活动。
  张医生提醒说,儿童肛温大于39.5℃称为高热,肛温大于41.5℃称为超高热。超高热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是儿科的一种急症,必须迅速处理。
  但是,有的家长对孩子发热又过度恐惧和焦虑,孩子发热时就迫切要求医生给孩子挂点滴用退热药,这其实是不可取的。
  当心小儿“暑热症”
  小儿暑热症是酷暑时期婴幼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又叫小儿功能性低热,不同于一般的呼吸道感染,是由非器质性疾病所致的低热,可能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据介绍,暑热症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环境温度升高时,孩子的体温不能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自行调节,加上排汗功能较弱,身体不容易散热。其发热的特点为:早晨及午前的体温高于午后及晚上,有时伴有多汗、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最主要症状是发热,但体温很少超过39℃,发热一般从早晨开始,在白天体温逐渐升高,下午逐渐下降,到了晚上降至最低,可从第二天早晨又开始升高,发热持续时间1-2个月左右,在天气变凉时逐渐好转。
  暑热症发热一般服用退热药没有效果,如果把患儿带到一个环境温度较低场所,体温会自然降下来,这种情况不宜使用西药退热剂,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并且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态观察,然后才可确定。
  对于已经确诊为暑热症,张医生提醒家长不必动不动就带着孩子跑医院,可根据患儿临床症状,采用适当的中药治疗。有的患儿会出现体温持续超过40℃,并伴有嗜睡、惊厥、昏迷等急性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由于体质关系,有些孩子容易每年都发生暑热症,因此家长要注意采取预防措施:如平时让孩子经常到户外活动,接受自然风光的沐浴;孩子平时的衣着要适中,平时要经常给孩子喝水,注意饮食调摄,使孩子的大便保持通畅。
  确定暑热症后,在孩子发烧时,可将孩子安置在室温25℃左右的房间里,给孩子洗温水浴也有降温效果,水温比体温低3-4℃,但要注意不要在水中加入酒精。
  要多给小儿喝西瓜汁、绿豆汤、淡盐水,但不要过凉,饮食宜清淡,多给孩子吃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比如,乳类、蛋类、肉类、新鲜蔬菜和水果。
  同时,居室要通风、凉爽,电扇不能直吹,空调温度不要太低,尤其是夜间。此外,尽量避免带孩子在太阳底下和通风不良的地方玩,要给孩子穿柔软、宽大、透气性好的纯棉衣服,保持皮肤清洁。
  怎样才算发热?发热对人体有哪些影响?孩子发热怎么处理?面对家长的提问,张医生一一解答,并进行现场会诊。
  
  问:孩子哭闹时,测体温准吗?
  答:测体温时,建议在孩子安静状态下进行。因为孩子进食、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体温升高。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为36.0—37.0℃(腋温),体温受昼夜及季节变化的影响,一般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肛表低0.3-0.5℃,比腋表高0.4-0.5℃,这种差别随体温升高变得不明显,如体温在39℃以上时。
  问:体温多少,才算发热?
  答:当腋温高于37.0℃,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8℃,或排除其他因素,孩子一日体温变动超过1.2-1.5℃时,都可算发热。
  当体温<38℃为低热,38℃-38.9℃为中等度发热,39℃-41℃为高热,≥41℃为超高热(腋)。给孩子测量体温时,还要结合全身状况,观察其精神状态,如果发现孩子萎靡不振,嗜睡,即使未高热,也要送医院治疗。
  问:孩子感冒发烧一个星期,现在体温降下来了,还有点咳痰怎么办?
  答:现在呼吸道感染大部分为病毒性,如果又继发细菌感染,发烧、流涕、咳嗽等症状会加重,一般治疗都需要一定周期,经治疗体温正常后,孩子有点咳问题不大。孩子有痰咳不出来,家长可帮助拍拍背,鼓励小孩用力咳痰。
  问:小孩退热后,为何常出汗?
  答:汗液从皮肤表面大量蒸发,可带走大量体热,这是一种很好的散热方式。当小儿在服用退热药时,应注意掌握剂量,如果小孩出汗过多可引起患儿虚脱,应用退热剂时要注意多饮水,以利于排汗降温,并可防止出汗过多造成水与电解质紊乱。
  问:孩子发热时突然惊厥,如何处理?
  答:首先要纠正一种民间偏方:给孩子“灌油”或者“灌开水”,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会引起孩子窒息和生命危险。
  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先将孩子放在没有坚硬物件的地板或床上,将孩子的头部转向一侧,以便唾液及呕吐物顺利流出,并适当掐人中,一般不要将东西放进孩子口中,如果怕孩子咬伤舌头,可将毛巾包裹筷子,让其咬住。当出现惊厥持续,需紧急送往医院。
  问:孩子发热出现寒战怎么办?
  答:寒战后出现的发热一般都是高热,多见于重症感染,家长应该重视。在患儿寒战时,应进行保温,尤其是四肢等末稍部位的保温,可以给孩子搓搓手脚,但是,不建议让孩子“蒙被”,这种做法未必正确。要给孩子服用热水,高热时,要及时降温,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惊厥。
  问:如何给孩子进行温水浴降温?
  答:将孩子放入平常沐浴的地方,水深2.5-5厘米,温度29-32℃,让孩子坐在水中,用布或海绵在孩子的躯干、上下肢铺一层水,水分蒸发会时温度降低,但是注意,别在水中加入酒精。
  有些人以为孩子发烧后,不能呆在空调房,也不正确,在进行家庭治疗时,保持孩子的房间温度适当,如房间闷热,可用风扇促使空气流通,还可将空调温度调至28℃。
  问:出现超高热怎么办?
  答:肛温大于41.5℃或口温大于41℃称为超高热,超高热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引起超高热的疾病有高温重症中暑、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型中毒性菌痢、暴发型流行性脑膜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重症中毒性肺炎、输液致热原反应以及中枢性发热。超高热是儿科的一种急症,必须迅速处理。
2#
发表于 2011-6-29 22:11:37 | 只看该作者
直接去看医生的哦。
3#
发表于 2011-7-1 22:44:06 | 只看该作者
直接看医生找问题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 粤ICP备15023800号-3 )

GMT+8, 2024-12-5 10:08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