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吸收性心智期”,他们要照从看他的人那里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如果跟他在一起的人凡事小心翼翼,遇到磕磕绊绊就会大惊失色,孩子被其他孩子推一下,就会噢地惊呼,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这就是没有安全感的根源。
这样的孩子一步都不能离开那个使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人。以后什么事情都会依赖那个人,遇到危险和不舒服时就会去找这个人。如果父母、老人和保姆同时在带这个孩子,而保姆最具这种特征的话,孩子遇到不舒服和危险时,就会去找保姆而不去找自己的父母。
虽然都是源于爱,源于对宝宝无微不至的呵护,才希望宝宝生活的空间里全是安全的东西,即使发生了不安全,也要从感情上淋漓尽致的把担心把心疼表现出来。但更多时候,我们要适当的表现出“不在乎”。
来看一个实例:刚会爬的布丁,喜欢向茶几底下冲刺,茶几的高度正好是她爬行时抬头达到的高度,妈妈曾用手护住茶几边缘,防止她磕到碰到。姥爷禁止妈妈这样做,说“她碰到一回后,就知道低头出入了。”果不其然,布丁在被撞过几次后,能准确得把握好低头抬头的频率,顺利通过茶几底部。布丁现在知道开水,发光的灯泡,冒热气的粥都是热的,她不会轻易的去动,我们没有强制性制止她不许动,这些都是她自己靠触摸和观察摸索出的经验。
我们生活的环境不是绝对安全的,我们对孩子的保护也有限度。在我们能力范围内,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余下的只有让她自己去体会去经历,给她足够的爱心支持,适当的放手,她才能体验到什么是安全感。“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他支持,不需要的时候给予他自由”,我们最好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吸收没有任何内在建构的人的精神状态而形成孩子自己的精神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