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月子秘籍] 【红黄蓝亲子园】尊重孩子的独处时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24 23:4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是大人要出去上班,孩子吵着要跟去。有的家长无奈之下,就编造一些谎言敷衍孩子;有的家长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溜出家门;还有的家长干脆就不管孩子,任由孩子哭天喊地。
6 J* h  x# |6 q  }) `
, X/ t+ f6 u& v" J0 L' V- Z
; I+ G  D+ A! ^% A% ~7 B( P) v6 {5 K; _8 Y. X4 y# ?/ ^
  这样的例子太普遍了,利用哄骗、逃避、严厉斥责等方式能暂时稳住孩子,但隐患很多,使孩子不信任家长,变得冷漠。坏的教育方式只会将一个聪明的孩子变成愚笨的人,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5 F- @1 u3 r! N

2 b' Q# Q9 O# L3 ]3 D
- o9 ^# m& D& r$ D( d4 O  我听许多父母说,孩子是妈妈带的就特别黏妈妈,孩子是奶奶带的同样黏着奶奶不放,要是孩子保姆带的,特别会黏着保姆。遇到这种情况,很多父母都很揪心,甚至不知所措。有家长抱怨道,我几乎时时刻刻都围着孩子转,孩子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从不拿“大野狼”吓唬孩子。现在倒好了,只要我一离开孩子的视线,他立马就哭,怎一个愁字了得。9 `# H3 h) \1 q5 O8 h7 q* m

" i6 ]5 }2 ^9 [4 p- P
) `$ \' y2 F# i# V; O  其实,孩子黏人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谁不给孩子安全感,他就黏谁。现在的父母已很少用吓唬的方式教育孩子了,但孩子为什么依然没有安全感呢?这是因为现在的父母太爱孩子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爱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呢?
* L3 z* S4 `& O, X# P* w3 w* W; g) ]
3 b% T5 R% k' Y  w# e6 ~: S8 U* P; v+ F1 a, b
  心理学家阿勒德认为,过度保护孩子会让他觉得非常自卑,他宁愿生活在大人的阴影下,也不愿意尝试自己玩耍。很多时候,只要孩子稍微磕碰一下,大人便会在惊讶地大叫,将一脸的“忧愁”表现在孩子面前,这一惊一乍的行为让孩子觉得这世界是多么的不安全。
: Q" g9 `- D5 u3 W4 @  o: p" q8 `; z& e4 R% R  A6 s. |3 J! ~5 w

6 i0 j1 g; W. l. @" m! }+ M  对于儿童期的孩子,需要大人的陪伴,但也不能一刻不离地陪在身边,也应该给孩子适当的独处时间。相反,过度的活动安排会占用孩子的近乎所有时间,致使孩子失去在独处中的成长机会。
# \! D* s: y2 b, Q* L
8 c! F6 S4 R0 O- Q9 P
. O/ y4 J6 _! \; k2 t# f! w; O  I3 Z' u/ g+ q# T
' O: ^6 B8 A+ p" s1 w2 E. m+ X
: l; x8 X# \6 a3 I
你会尊重孩子的独处时间吗?---1 A" B: B$ R; g  _; b) ~

, ^/ H# B5 [$ m/ G$ i/ \: G9 @( a2 z  A* t+ v

* c% c  O; c; n. P; N8 V- h; x0 s( o" A5 E1 ~! {: J1 g! I
  这里,我想引入“孩子的时间”这一说法。所谓“孩子的时间”,就像每个孩子都具有“精神胚胎”一样,再小的孩子也需要独处的时间。以玩耍为例,玩耍是孩子成长中最主要的“生活”,他们玩耍就等于在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候,孩子坐在凳子上发呆,有可能是在幻想,或者在盘算什么事情,但这些都是他自己在独立思索。
9 ^' E/ ]6 s- z/ v' ?
, f; M# V/ T& [: z# v! `7 f7 {) ^4 Q3 T7 W- d$ r1 v
  就自己的孩子而言,我非常清楚他的独处时间。例如,孩子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跑到垫子上玩车,边玩边说话,还玩出各种花样。一会儿是蜗牛车开到了山洞里,一会儿是赛车跑到了山上,一会儿是翻斗车在运泥沙……有段时间,我们给他读了绘本——《消防车司机》,孩子非常喜欢消防车和司机,只要听到消防车的警报声,立马要我们带他去看。在他的游戏世界里,同样多了消防车。可我们没有给他买消防车,孩子也不吵不闹,自己把一辆搅拌车改装成消防车,还找了一根小小的水管,当作消防车喷水管。后来,孩子迷上了托马斯火车。于是,他用装药水的纸盒子做成了托马斯火车,玩起托马斯小火车的游戏。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的创造力。
8 c* D: M! Z2 d* C& }; B" c" [$ N7 d  {( l' [
4 H# O  {' M5 }; V$ X% B5 J) ^
3 i/ q4 g! o: r2 A+ n
: u0 o5 w4 C0 c1 P: [
越尊重孩子的时间,他更独立---4 t, T0 v  @; ~5 E

# ]+ }( d7 r% H+ P+ f$ D6 V- }3 z! p: F4 A
  当子在玩耍或做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尽力避免干扰,这样有利于孩子专注能力的养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一次玩耍都是经验世界的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兴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兴趣能够延长孩子专注的时间。每当孩子在独自玩耍的时候,我们尽可能不打扰他。有一天早上,我们准备带孩子去医院,可他依然在玩车。我们问他什么时候能好,他说等一下,我们就在旁边等着。直到孩子玩好了,收拾了玩具,我们才带他出门。对大人来说,孩子玩多玩少,没什么差别;但对孩子而言,意义就不一样了。小火车的游戏。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的创造力。
  `5 ~/ @$ [2 `+ o+ g# Z
- n* L, k$ x9 Q! z3 s7 c  s% X9 O  K* l* N: _2 N0 K
  有很多次,我们准备吃饭了,可孩子依然坐在垫子上玩积木,玩得相当投入。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实在不忍心把他叫过来吃饭。没办法,我们只好饿着肚子了。直到他玩好了,把积木收好了,他才兴匆匆地过来吃饭。% ^. B0 a" m, ~9 O# j9 D/ u& \0 O

. O; ?1 L) ?; R$ ^
! h  g; X' z" [  有些孩子不喜欢安静,注意力很难集中,做事情三心二意,这与童年时代的玩耍受干扰有关。一些家长很强权,喜欢把孩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孩子的事情几乎全由他们安排;一些家长形影不离地陪着孩子,孩子玩耍的时候他们也不停地插嘴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善意的“管理”和“关爱”其实都是对孩子生活的干扰,会打乱了孩子自己的秩序,剥夺孩子的时间,使孩子在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弱。
; z# `2 S% M8 _2 h4 X5 ?
' m3 f5 S, V* {: V8 m1 y7 X8 R7 Z. f0 B  I& t
独处比交往更重要---
' g9 ~) _( d( h0 q) B/ `' [/ \$ E: F* t# p4 ]# w; L/ Q. a
% s, o8 T/ x( D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缺乏交往,会变得孤僻、胆小。事实上,这只是大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只要大人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每个孩子都能很好地独处。在平日里,我一直非常忙碌,但我会事先跟孩子约好什么时候一起玩耍。奇怪的是,当我忙起来的时候,孩子便不黏我了,他跑去玩积木了。孩子玩累了,他跑过来看我一下,还会帮我整理东西。
3 t: R  K9 F* p( G' r& n! N- E7 J
! G6 A$ c5 ~  m) `; q% q2 V, T( V2 f+ F& O& s' F) z( C& ^& a
对孩子来说,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它比交往更重要。人在独处的时候,会进行内在的整合,思考自己与父母、自己与朋友、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内在的独立世界。一个不会独处的人,他在心智上很难成长、成熟起来,也就很难成为真正独立的人。所以说,人不会交往只是一种缺陷,但不会独处,将会是人生的灾难。
0 d) |9 E' e) @5 a$ C& V
. Q4 l4 ?  q! E* L, _: C  J
% q( c% J- z' S. @' J$ y' A4 ?  孩子在独立的时候,他会与自己对话,他还可能扮演多种角色进行对话。有一次,孩子在玩积木,他用积木造了两辆车,一辆是小火车,一辆是油罐车。他自己既是小火车的司机托马斯,也是油罐车的司机吉米。他同时扮演两种身份,这确实是一种高难度的表演,但孩子玩得如痴如醉,废寝忘食。对孩子来说,这难道不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吗?+ M" v& T) m1 U

% c7 m; l% o- d( T5 x  N7 Q! I
5 f4 m  }5 ?. x: o, X# H! K  ~7 X+ p  当然,孩子独处的时候,大人除了给孩子安全感外,还得确认环境是否安全,例如电线、药物、刀具等危险物品,以免发生意外。
7 r6 y3 u% Q( M& H! R4 z- z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 粤ICP备15023800号-3 )

GMT+8, 2025-11-1 03:03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