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又犯同样的错误?”“这是‘1’,12345的‘1’!”这两个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大概不会陌生。前者是愤怒的父母对犯错孩子的指责,后者则是他们对孩子进行的“耐心教导”。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场景中的孩子都会感到困惑,甚至根本不知道父母在说什么。国内知名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孙瑞雪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科学教育公益月全国巡回讲座上,用生动的事例告诉天下父母:“教育孩子时,请少说废话。”
批评时,需隔离人与事
“‘你怎么又做错了’、‘我告诉过你多少遍,你为什么记不住’……这些话,是大多数父母在孩子犯错时的‘常用语’,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种表述方式除了宣泄自己的愤怒以外,既不能改变孩子犯错的事实,也不能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孙瑞雪说,对孩子一味地指责,只会使孩子觉得“我不够好”,时间一长,孩子势必会产生恐惧和自卑心理,难以获得“成长的能量”。她建议,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把孩子和事件隔离开,不能一味说“你这不好那不好”,而应该说“你不可以做这样的事”或“你这样做不对”。这样,才可以使孩子明确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孙瑞雪称,临床发现,许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往往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并非完全由孩子造成,孩子的错误行为,只不过是“导火线”。事实上,家长对孩子的责骂,有些是源于家长童年时的“心结”。心理学实验发现,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在对待自己的下一代时,总是重复自己幼时的遭遇。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就曾归纳道:“当孩子被父亲打时,他毫无反抗之力,但孩子的复仇,是从自己当了父亲开始的。”
“如果你爱你的孩子,那么,请控制你的废话。尤其是在孩子犯错时,不要倾泻自己的情绪。”孙瑞雪称,用最简单的语言,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就足矣。“还有一点,请父母记住,要蹲下来跟孩子讲话,这样,孩子会感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
启蒙时,切忌“喋喋不休”
“这是1,12345的1”、“这是红色,红旗的红,红汽车的红”……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启蒙时,总是喜欢不厌其烦地用不同方式对孩子说上N遍,但孙瑞雪称,这样的方式并不妥当,因为学龄前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给他们传授知识时,语言要简洁,让孩子“一听了然”。
孙瑞雪表示,很多父母训斥孩子时“排山倒海”,教育孩子时“喋喋不休”,但他们忘记了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其理解能力也非常有限,使用冗长、复杂的语言,往往会使他们感到困惑。因此,她建议家长在给幼儿启蒙时,也要控制自己的“废话”,在孩子看到数字或颜色时,只需简单地告诉他们具体数字或颜色,先让孩子“对上号”,然后再考虑如何深化。
孩子哭时,三句话最实用
孩子哭闹,恐怕是父母最头疼的事情了。孙瑞雪表示,三岁以前的孩子是缺乏理性的,所以很难用所谓的“道理”去说服他们,也很难给他们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孩子哭闹,一般是因为他们的情绪需要得到宣泄,等他们哭完了,也就万事大吉了。”
孙瑞雪建议,孩子哭闹时,父母可以采用如下“三步曲”:第一是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难过”,第二是告诉孩子“如果你难过,就哭吧”,第三是告诉孩子“如果你哭的话,我会陪着你的”。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不管自己受了什么委屈,父母都会陪伴在身边。在感受到“抚慰”后,孩子的情绪就会较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