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经典:育儿育心

[复制链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3:00:23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上周日,在古峰老师的HBDI全脑课程上,古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追求的是什么?
大家的回答:快乐、幸福。
那么,什么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和幸福?快乐的时间有多长?会不会有副作用?

大家开始列举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追求的“快乐”经验:吃美食、穿漂亮衣服、唱歌、购物、拥有金钱、住大房子、开好车、成功、得到肯定……宁静、心灵提升、爱……

那么,吃美食、穿漂亮衣服、唱歌、购物、有钱……这些快乐能够持久多长时间呢?

一顿饭,可能酒足饭饱之后就会忘记,一不小心,还撑着了;漂亮衣服,没穿多久“过时”了;唱歌,KTV出来就头昏脑胀了;购物,尤其疯狂后的购物,带来的或许是更多的空虚;有钱人,他们就快乐吗?物质上的短暂满足,都能够长久吗?

鸦片、毒品能让人飘飘欲仙,但是其副作用,也是最大的。

古老师说,所有的外求的东西,都有其更大的副作用返回来。

又想起泰勒去世的消息,她总结自己:“我一生有7次婚姻,上帝给了我美貌、金钱、名誉,就是没有幸福”。

在爱红社,虚受老师也曾经很早的时候就告诉我们:

中国文化,是内学,西方,是外道。

什么叫外道?就是向外求。

用物质、地位、学位,

来标志成功,

来检验幸福,而真正的幸福,源自内心。


是的,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是向内看,在内省自修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就会不断的有发自内心的喜悦,那是一份持久的幸福,恬静,弥漫。


育心经典不离社会,不离家庭的原则,赖老师强调父母以身作则,先读先行。在爱红社,虚受老师也是经常让我们找自己的不是,看别人的好处。当我们用圣贤经典的力量,在老师的指引下,把眼睛收回来看自己内心的时候,当事情仍然发生的时候,我们会慢慢的会平静下来,慢慢的不再动气、不再抱怨、不再执着。也慢慢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厚厚的壳,慢慢的化去~~


“天命谓之性,率性为之道”,率性,如同天真的孩子,没有任何的虚假和掩饰,活在每一个当下,享受每一刻的幸福和快乐。我们每一个“天命”的大人,本性其实也是圆满、喜悦的,只是在长大的过程中、在现实的环境中、慢慢的被掩盖上了厚厚的尘土,甚至结了厚厚的尘垢。如何回归自性?如何寻找到真正的快乐幸福。 当今社会,也许唯有正道的学习传统文化,才能够帮助我们。


但不是仅仅读了经典就可以的。在育心爱红社,有明师给我们指路,辅导大家读经、宜家、学习。从心灵深处慢慢的引导我们改变,引导我们善眼常开,每天早上6:40开始、全天有重播的YY幸福晒栏目的运行,就是不断的在发现幸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当自己的本性被渐渐的找回时,可以包容的看待发生的各种事情,可以宽容仁爱的对待任何一个人。这个时候,宁静、快乐、喜悦会随时出现。


对待孩子,是天性的、母性的去爱,而不是有条件的,随时可以微笑着包容他、静静等待他的成长。

对待老公,可以慢慢的将自己沟通的频率和他调整到一致,不再为自己认为的他的不理解而心生抱怨。

对待父母,可以从心底的敬爱和关怀;

对待他人,可以心平气和,哪怕遭受误解,也可莞尔一笑。因为你会慢慢改变自己曾经象皮球反弹一样的心态,凡事必“应”,凡事必立刻以自己的认为而“回击”。你会慢慢知道对方所处的频率,知道对方看问题的层面和角度,会理解他(她)为什么会如此。


当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快乐之感时常而生的时候,你会看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看每个人,都是那么可爱;听每一首歌时,都是那么的有情~~~



当一切都被爱所包围的时候,喜悦、快乐和幸福会随时发生。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3:08:15 | 只看该作者
整个教育都在装修层面,人的基础是什么?
6月9日16时30分,高考已结束,乌鲁木齐市西山西街南一巷雅山新天地小区,19岁的高三女生小芳呆立窗前,她突然转身说要出去买些东西,母亲申女士不放心跟了出去。一出门,申女士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女儿站在5楼楼道的阳台上准备往下跳,她失声哭喊着跑上前准备抓住女儿,但只抓住了她的一只鞋子……

发生高考生跳楼事件的住宅楼单元一楼楼道窗户上,一盆花沉默地死去,而窗外那个刚刚身亡的女生则留给了亲人、朋友和社会无尽的关于高考的讨论。让做父母的痛彻心扉。
高考结束后是考生们比较焦虑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考生既焦虑成绩的高低,又要面对莫测的前途,甚至旁人的关心也会给他们造成压力。但要真正明白和接受“高考不是惟一的出路”,无论分数如何,更要懂得生命远比录取通知书珍贵。
一条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没有谁不感到痛惜。我们可以说,这孩子咋这么傻,怎能把成绩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我们也可以责怪其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当然,更可以抨击“一考定终身”的“现代科举”。但是,有一点我们是绝对不能回避的,我们的教育“病了”,对孩子缺乏最基础的人生教育。


一栋大楼要拔地而起,我们都知道要挖地基,做结构,最后再装修。可是我们在盖“人”这个房子的时候,却不知道地基是什么,结构是什么,现在所有的教育都围绕着一个内容:装修,唱歌、跳舞、画画、弹琴、学英语,这些都是装修,整个教育都在装修层面。人的基础是什么?

我们的老祖宗,把它归纳成八个字,叫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并不注重道德的教育,所以这类只注重装修的教育,归纳一下,叫做“缺德”教育。地基不知道,同样也不知道结构,不知道什么叫做“人”的结构。我们看看房子,有的三层,有的五层,有的是五十层,那什么不一样?结构不一样。

同样我们的人看起来都差不多高,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结构都不一样。而且大部分的人不会超过十层,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可以说大部分一层楼都没有,所以连工作都找不到,更是轻视生命,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现代教育里面的目标,我们也是完全错误的,教育的真正目标,我们学过《易经》就很清楚,叫作“蒙以养正”,一个小孩子最开始的时候,养正是第一目标,养正就是养他的心,而我们现代的做法都是在养形,让他学很多技能,考很高的分数;不知道儿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养志,养气,因此,我们的孩子一旦遇到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脆弱的心理经不起一点挫折,所以遇到一点困难就轻易选择结束生命。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说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易经第一卦就告诉我们,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都学习经典,懂得做人的根本,不但不会放弃生命,更会成为大结构大格局的有用人才。育心经典赖老师根据现在教育的缺失,提出三大纲领八大原则的读经模式,真正让经典走入寻常家庭,不离家庭,不离社会,不离生活,不离圣贤教诲的原则,让每一个爱孩子是父母和老师找到教育的根。


如今,我们很高兴地是,看到一些学校已经将经典教育列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全国各地读经的热潮已经蔓延,让孩子从小懂得做人的根本,他们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父母,属于老师和朋友。让他们懂得珍惜别人的生命,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让他们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要学会珍爱生命。

泰戈尔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一个懂得保护生命、尊重他人生或死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才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社会才有可能多添一份和谐。


宵妈另记:

高考后撕卷子、撕书,孩子们“愤恨之中”,宣泄着自己。足见当前的教育状态?学习,本是自动自发的,应是快乐而为的,而现在的学校教育令人担忧。

育心,家庭式导入模式的系统、科学学习经典,从“德”的根本上抓孩子的人生基础,并在无为而为的引导中,让孩子养志、养正。培养孩子自立自强、心胸宽广、目标远大,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3:12:01 | 只看该作者
读经,到底是为了什么?
昨天,和一个网友因借书的事聊了几句,这个网友是做绘本馆的,曾经自己买过经典书带孩子读过经典,但并没有坚持下去。再次说起读经,她说“读经到底为了什么呢,我最近经常考虑?”,“为什么非让孩子13岁前读啊,背啊,我们大人岂不是更该读的”。


这是两个问题,先看第一个:读经为什么?
当时,我没加思考的回答:放大格局,提升眼界,开阔胸怀,智慧处事,积极向上, 喜悦生活。 最终目标:让子成龙,让家幸福,让社会和谐。
她说“让孩子成龙,就牵扯一个什么是龙”,言下之意我理解,是做个相对普通的孩子,不去强求什么。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我因此开始考虑,用一句话来说明读经的话,到底,是为什么?

正巧今天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富有”小短文。洗衣服的时候我总结出这句话:读经,正是为了心灵的富有。
当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似乎是在不断地追求财富,当然,大多人是倾向于物质的财富,能赚多少钱,能有几套房?能何时买车?…….。也许你不承认自己追求这些,但实际上,生活的空间里充满了这样的气息,我们也不由自主的被带入其中,希望自己住的更好、穿的更漂亮、吃的更好、去更多的地方旅游、有更多的钱能够自由支配~~对于心灵的富有,在意的人似乎并不多。试想,很多人所谓让自己的孩子要“自由成长”,那么,毫无预见性的引导、无任何规划性的自由成长,将来,孩子就真的能“自由”了吗?孩子的心灵就能够真正的“自由”了吗?


只有心灵的真正富有,才能有心灵的真正自由。
心灵的富有,能让孩子充满爱,充满阳光的看待这个世界,积极乐观,宽容大度,并运用经典中的的智慧去为人处世。
心灵富有的人,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看待这个世界,遇到任何的人和事、物都能坦然面对;
心灵富有的人,即便他处在物质不富有的境界,也同样能乐观面对,“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心灵富有的人,在生活中碰到问题的时候,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而不是简单的抱怨、指责、悔恨、生气;
心灵富有的人,能诚信做人,获取周围人的信任,同样,他所做的事情,也是大家可信的事情;
心灵富有的人,知道心中的原则是什么,知道怎么巧善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正面冲突;
心里富有的人,走到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受人尊敬、受人欢迎的真正“富人”。
……

而《易经》教我们成就完满的人生,教给我们君子之道;
《内经》教我们爱惜身体,治未病;
《孝经》让我们敬畏生命,敬爱父母;
《金刚经》教给我们慈悲精神;
《老子》教我们无为而治,明道修德;
《诗经》教我们提炼生活,升华生命的质量;
《大学》教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庸》告诉我们执中守正,折中致和,因时制宜;
《孙子兵法》教给我们谋略······
只有经过真正的系统经典培养的孩子,经过几千年沉淀的智慧熏陶,其心灵的富有,才有可能能达到以上程度。

第二个问题:经典是有价值的,但是应该怎么读?

社会上,凡是读古书的人,给人的印象就是“迂腐”、保守,曾经有一个家长说她的老公从小就被父母强迫读论语等,长大后对这些非常反感,而且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交际。可见,如果经典读的不恰当(内容、方法等等各种因素),家长引导不当,不管孩子的成长天性,未必会使其成为心灵富有的人。
正确的理论、简单可操作的方法、好用的工具(教材)、持续的跟进、群体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家长的认知和成长,才有可能带领孩子真正的把经典内化成壁,让孩子成为心灵富有之人。
而育心经典,赖老师提倡“不离社会、不离家庭、科学读经、全家读经”等理念,提倡家长首先读经用经,成长自己。而后,家长通过如我们育心爱红社这样的众多平台不断实践,从而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进行正确引导,结合137累积法,每天一个脚印,每周一个台阶,无为而为的带领孩子自然的从“小兔乖乖、快把门开”过渡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经典人生中。从而为孩子一生积累真正的心灵财富。

加我QQ:1030486208 ,验证:佳妈好!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3:12:41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遇到两个印象深刻的“象”:
1、晚上带孩子在外面玩,宵和几个小孩子高兴的搬着停车场的三角柱子,一不小心碰到一个小孩子,小孩子立刻哭起来,旁边的奶奶随即冲上前,第一反应拉着小弟弟过来“质问”宵:“你碰着弟弟了!赶紧说对不起!”,宵小心的疑问了一句“我碰着弟弟了?对不起~”,当时,我的心一沉,没有沉在宵是否会“心灵委屈”,而是更多的沉在了身边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培养孩子成长的奶奶身上。
2、开车到楼下,要拐弯,后面有一个车跟着,前面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正慢慢的走了几步,我轻轻的按了一下喇叭,提示其快步或是退回,没想到小姑娘一脸冷漠,依然“悠悠”而过,这么大孩子的这份“冷静”,让人震撼。想起前些天看到街头一个妈妈下跪请求孩子好好上学的图片,那孩子的神情。

当我们,不断的费尽心思给孩子苦苦营造“富有、自由生活”的同时,是否也应该,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的孩子,为我们,尤其是孩子的心灵,开一个账户,不断的存储财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 粤ICP备15023800号-3 )

GMT+8, 2024-12-5 10:28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