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食”可裹腹,“盐”却有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13 22:0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社会发展至今,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国人已经不再为“裹腹”而担忧,反而开始注重营养健康问题。然而最近爆出的“脚臭盐”事件却再起波澜,将食品安全问题又推了出来,引发了强烈关注。
  中国人在食品安全问题中完成了对化学知识的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里认识了苏丹红,从奶粉里认识了三聚氰胺,今天酱油中敌敌畏的身影还在摇晃,“脚臭盐”中的丁酸又站上了食品安全的舞台!
  
  4月底,全国多地爆出一种“脚臭味”食盐,流通区域覆盖了华北、华南等多个省份地区以及广东大部分地区。据了解,这种“脚臭盐”被加热或用手搓之后会散发出浓烈脚臭味。
  “脚臭盐”遍布的数量之多、分布之广让人咋舌,涉事的盐企包括了中盐舞阳、中盐皓龙这样的中盐下属国企单位。
  小作坊规模小资质低会不安全,国企品质也靠不住?
  那老百姓的食盐安全还有谁能保证?这不禁让我们思索,制盐这回事,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
  
  今年1月1日,一项“改变千年专卖制度”的盐业体质改革拉开了大幕,这次改革主要内容就是打破盐业“割据”,增加企业竞争,让“市场盐”更多地出现,改变“政府盐”一家独霸的局面。对此,很多人认为“脚臭盐”的广泛流传正源于此,其实不然。
  
  “新盐改”的出现,放开了盐业市场准入标准,允许跨省经营等策略实现市场化定价的运作机制,让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市场政策放宽,更多企业的进入,让食盐市场出现竞争,在“优胜略汰”的准则下,企业才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因此“新盐改”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对于此次“脚臭盐”是来自正规的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而且不少还是通过各地盐业公司经销的。如此说来,脚臭盐极有可能在盐改之前就广泛存在,而正是因为盐改深化,消费者可进行充分的对比,才引发脚臭盐被更快的发掘出来。
  
  推动“新盐改”,对盐业市场政策放开,这本是促进行业更好发展的大好事,但是显然很多地区“新盐改”的推进仍然困难重重——各地监管部门职责不明,“地方准入”条件苛刻,“地方保护”色彩浓厚等等这些都是阻挠新盐改落地实施的坎坷荆棘。而“脚臭盐”事件的爆发则证明了这些不利因素的广泛存在——对于食盐出现异味,生产企业的说法是“盐里含有丁酸,对人体肠胃有益”。但有行业人士指出,这是生产工艺中操作不到位造成的。再从检验报告看,“脚臭盐”中有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害。可见,生产企业不仅不承认质量问题,反而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抛之脑后,尝试用狡辩来掩饰过错。
  
  而在这其中,最令大众倍感诧异的应该就是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中盐,在其下属的两家企业纷纷被查出脚臭盐的存在,在相关督察组赴河南督查“脚臭盐”事件,并暂扣中盐两家涉事企业食盐定点生产许可证、食盐批发许可证,同时启动追责程序的相关消息传来时,作为国企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的中盐仍然“默不作声”。
  这里,不知道中盐作何感想?是期望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是觉得掌握住了“无中盐,不吃盐”的大局呢?
  《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要求了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依法加强食盐安全监管。根据国务院规划,今明两年属于盐业体制改革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的设置本身,就是希望各地各部门尽快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切实完善监管体制,强化监管能力,并在安全标准更新、电子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重点突破,以应对全国竞争型市场的逐步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问题却无人过问,甚至推诿卸责。
  想要有一个有序健康的盐业市场,就必须不断推进和深化盐业改革,唯有让市场更开放,让“脚臭盐”失去为祸的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 粤ICP备15023800号-3 )

GMT+8, 2024-10-4 09:31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