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孕前应先看牙
有比较充分的证据表明,准妈妈患有牙周病可能会导致胎儿早产或出生时低体重。临床上有很多女性不重视孕前口腔的保健,导致怀孕期间患上各种牙病,严重时需要手术切开排脓及服用消炎药治疗,可能对胎儿有严重的影响。
口腔内的细菌有500多种,与牙周病相关的细菌有10多种,其中对牙周破坏力最强的是厌氧性细菌。人们对口腔卫生不注意,使细菌在牙齿与牙龈接缝处渐渐堆积,产生牙菌斑。这些牙菌斑刺激牙龈,造成牙龈炎,进一步发展为牙周炎。由于孕期抵抗力下降,怀孕妇女易发生牙龈炎、牙周炎。患有牙周炎的准妈妈,口腔中的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某些有害物质,可以在咀嚼或刷牙时,通过牙根或牙周组织上的缺损口进入血液循环,促使人体释放诱发子宫收缩的物质,如前列腺素,尤其是在怀孕的第九个月,前列腺素水平会明显增高,可引发准妈妈早产或生下体重过轻的婴儿。
因此,女性怀孕前应先看看牙。孕前应清除口腔内软垢、牙石、洗牙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对龋齿及时充填或做牙髓治疗,预防牙病的发展;对口内没有保留价值的牙齿如烂牙、移位牙、长歪的智齿应尽早拔除,避免形成病灶;对口内缺损的牙齿,及时修复。
孕中期:牙病防治要小心
怀孕早期,唾液酸度下降,引起牙齿酸蚀与脱矿,反流的胃酸也可腐蚀牙齿表面,增加牙齿龋坏的机会。怀孕后激素水平改变,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明显上升,使牙龈中血管增生,血管通透性增强,容易诱发牙龈炎、牙周炎,个别孕妇会出现“妊娠期牙龈痛瘤”,引起牙龈出血。
怀孕后,饮食结构改变,进食次数增多,又喜欢吃零食,使大量的食物残渣存留在口腔中,为细菌繁殖提供了适宜环境,如不注意口腔清洁卫生牙齿龋坏机会大增。
预防妊娠期牙龈炎,要注意妊娠期的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避免食物残渣在口内发酵产酸。可常用2%小苏打水漱口,以抑制口腔细菌的生长繁殖,中和酸性物质。
孕期牙龈有急性炎症,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不要随意服用消炎药,以免造成胎儿畸形。另外,怀孕期间做好自我保健,定期进行牙科检查和产前检查是很重要的,对于有可能在孕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怀孕1~3个月或7~9个月尽可能避免口腔治疗,怀孕4~6个月时是孕期治疗口腔疾病的最佳时期,口腔治疗最好在此阶段完成。怀孕期尽量避免对牙齿大动干戈,复杂创伤性手术最好延至产后进行。
孕后期:坚持口腔保健,破除错误观念。
在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流传着一种说法:坐月子不刷牙。事实上,孕产妇更应保持正常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好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产后也不能放松,每天至少刷两次牙,使用含氟牙膏以及头小毛软的保健牙刷。刷牙时要顺着牙缝隙刷,并且做到每个牙齿“面面俱到”,以减少细菌的残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