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添加辅食后
宝妈要注意各种食物的添加问题
如果做错了,就很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小编给宝妈们总结了几个辅食雷区
给宝宝添加辅食后,一定要避开哟!
给1岁内宝宝吃“隐形盐”
很多宝妈都知道1岁内宝宝不能吃盐,但是却不知道,有些食物本身就是高钠食物,宝宝吃了就相当于吃了“隐形盐”。
《中国食物成分表》指出:茴香,芹菜、茼蒿、塌棵菜等蔬菜的钠含量较高,另外,肉、鱼、虾、贝等食物也含有不少钠。
上图这种就叫塌棵菜,在南方常见
北方的宝妈可以了解下哦
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是蛋黄
很多宝妈觉得蛋黄富含蛋黄酥、蛋碱、卵磷脂,一开始吃辅食就给宝宝吃蛋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蛋黄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但并不适合在辅食之初就添加!
加辅食后,就不怎么喝奶了
很多家长认为添加了辅食之后,奶就没那么重要了,甚至有些宝宝在一岁半时就几乎不再喝奶,其实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宝宝1岁半以前,奶仍是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
奶及奶制品中的钙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是儿童钙的最佳来源。所以添加辅食后,6~12个月的宝宝,必须每天保证800ml的奶量!即使宝宝到了1岁以上,也一定要保证每天不少于400至600ml的奶量。
推迟吃易过敏食物
很多家长,尤其是有过敏史的家长,非常担心1岁内的宝宝会食物过敏,就不让TA吃易过敏的食物,或者推迟到1岁后再吃。
错!美国儿科学会最新研究表明:早添加一些易过敏的食物,并不会增加过敏的概率;而避免或者推迟添加,也不会带来预防效果。所以我们不建议推迟过敏食物的添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建议各位宝妈:从6个月开始逐渐加入不同种类的食物,每种食物从少量开始,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物,这样即使宝宝因食物添加而过敏,也能快速查到过敏源。
经常给宝宝吃清稀饭、米汤
很多家庭最经常做的就是米汤或清稀饭了,方便、好做,而且老一辈的家长都觉得米汤、稀饭好消化,还能治上火。但这两样在儿科专家眼里,简直就是最最糟糕的辅食了!
因为米汤和稀饭的成分只是:淀粉+水,营养价值低,宝宝吃了对生长发育几乎没有帮助;而且这些食物吃了特别占地,宝宝的胃容量本身就很小,如果吃了很多米汤,很容易产生饱腹感,必然会影响奶量和其他辅食的摄入,长期以往,宝宝很容易营养不良。
辅食添加过度精细
有的宝妈看小宝宝的牙齿才刚刚萌出,怕TA嚼不碎食物,就把辅食做的过细,有的宝宝甚至到了11个月,还在打成泥的食物,其实这样做对宝宝没好处。因为:
①宝宝咀嚼食物的动作,是需要舌头、口唇、面颊肌肉和牙齿彼此协调运动才能够完成的。如果总给宝宝吃流质或糊状食物,咀嚼肌就不能充分发育,牙周膜软弱,不利于牙齿的及时萌出,以及萌出后牙齿的排列。
②不通过咀嚼的食物,孩子就不可能更好品尝起味道,而失去对吃辅食的乐趣,变得没有食欲,也不利于味觉发育。
③口腔中的乳牙、舌头、颌骨是辅助语言的主要器官,其功能的完善要靠口腔肌肉的协调运动。如果乳牙不能及时萌出,还会影响小宝宝语音的清晰、日后的构音和语言发育。
④孩子乳牙脱落过晚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辅食过于精细。
给宝宝吃过多水果
有的宝妈觉得水果好吃又营养,宝宝也很爱吃,就一天给宝宝吃很多水果,比如早上半个苹果,午饭前又吃一小串葡萄,午饭还配半个橙子,晚饭再吃半个梨。但水果再好,也不能像这样多吃!
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果糖,如果摄入量过大,会导致身体摄入过多的果糖,不仅使宝宝的身体缺乏铜元素,影响骨骼发育,造成身体矮小,还会使宝宝有饱腹感,影响对其他必须营养元素的摄取,导致食欲下降。
不给宝宝吃零食
专家在节目中说过:宝宝长大一些后,正餐食物产生的能量已经不能满足TA的生长需求,必须在两顿正餐之间添加适当的零食,才能获取充足的营养,让宝宝长的更高更健康。
当然啦,我们推荐小宝宝吃的零食,不是超市里、网上购买的到零食,而是最好选择新鲜的、无添加的妈妈做的食物。
给宝宝吃儿童酱油
有的宝妈会给宝宝买儿童酱油,放进辅食里调味,但市面上所谓的儿童酱油,都是商家的噱头,宝妈千万不要买。
因为儿童酱油的钠含量非常高,每10ml中含钠量都在600毫克以上,相当于1.5克的盐。添加了钙和铁的儿童酱油,盐的含量会更高。
给1岁内的宝宝吃豆制品
豆制品中的寡糖不能被孩子吸收利用,有可能在结肠内被一些有害细菌发酵产气,引起腹胀不适。另外像豆浆,含有的皂素、蛋白酶抑制剂及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会抑制孩子的生长发育,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我们建议1岁后再给宝宝吃!
给1岁内的宝宝吃蜂蜜
很多家长看小宝宝有点便秘,就给TA喝点蜂蜜水。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蜂蜜中可能有肉毒杆菌,肉毒杆菌中毒是一种罕见的、比较严重的、可以通过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传播的疾病。
1岁以下的宝宝,体内还没有形成完好的肠道微生态屏障,来抵抗肉毒杆菌芽孢的侵袭。如果小宝宝吃了有污染的蜂蜜后,就可能引起中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