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日本横滨市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最新发明了利用人类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大量培养“肝芽”的技术。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技术将有助于再生医疗手段的应用。
肝芽是具有肝脏功能的初期肝脏组织,也被称为“迷你肝脏”。研究人员此前就曾利用iPS细胞成功培养过肝芽,但培养过程比较复杂,除了iPS细胞,还需要添加其他细胞,一次性培养得到的肝芽也比较少。
横滨市立大学12月6日发表公报说,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iPS细胞成功培养了构成肝芽的3种细胞,最终成功获得肝芽。通过改进培养方式,肝芽的培养效率被提高到此前的100倍,获得的肝芽数量、质量都有所提升。
脏器移植是当前多种脏器疾病晚期的最有效疗法,但脏器供体严重不足,科学界因此致力于开发替代性的再生医疗手段。研究人员希望这一新技术未来能有助于针对肝病的再生医疗应用。
新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细胞报告》杂志上。
而在此之前,来自北京的呈诺医学已经利用iPS细胞的分化能力,成功培养出胰岛细胞,并进一步生成人体最小的组织器官——胰岛。将这种诱导而来的胰岛植入糖尿病患者体内,可以代替受损的胰岛正常分泌调节血糖胰岛素,有望帮助糖尿病患者尤其是Ⅰ型糖尿病患者恢复健康。针对这项技术的临床试验即将展开。
iPS细胞是将成体细胞通过细胞重编程技术逆向诱导而获得的一种类似胚胎功能的干细胞,具有分化成人体200多种功能细胞的能力。iPS细胞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寄予厚望,期待它能最终实现人体各类受损组织和器官的自体再造,摆脱目前对稀缺的异体器官移植的依赖并避免异体移植本身伴随的巨大异体免疫排斥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