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9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一老妇裸死路边 疑因天气寒冷被冻死(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6 22:0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25日上午凌晨6时左右,一名头发斑白的阿婆在同和广州大道北华远厂公交车站旁边的一条小路边死亡。由于气温骤降,阿婆身上又无明显外伤,因此附近居民怀疑她是因气温骤降而冻死。
救助人员将衣物分发到流浪人员手中。本版摄影 时报记者杜翠 黄亦民 郭柯堂


寒风中,几名来自安徽的流浪人员蜗居在客村立交桥下。本版摄影 时报记者杜翠 黄亦民 郭柯堂
寒流袭击广州,昨日,又有一名流浪人员在街头被冻死,这已经是入冬以来见诸报端的第三例疑因天寒冻死人的案例。
1月26日报道 虽然民政部门启动了防寒救助体系,派出流动救助服务队共百人上街劝导、指引流浪人员进入救助站,但流浪人员大多不愿意进入救助站求助。
一些受访的流浪者表示,进站虽然能解决他们自身的温饱问题,但他们往往还担负着为家乡孙辈挣钱的任务,也有的拾荒者担心自己辛苦拾来的物品无处托管。
昨日上午凌晨6时左右,一名头发斑白的阿婆在同和广州大道北华远厂公交车站旁边的一条小路边死亡。由于昨日气温骤降,这名阿婆身上又无明显外伤,因此附近居民怀疑她是因气温骤降而冻死。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现场,看到这名阿婆全身赤裸伏面躺在泥地上。旁边站着的几名治安员告诉记者,因为法医检查需要,才将老人的衣物脱去,以查清老人究竟因何而亡。目前警方已着手调查此事,不久殡葬车辆赶到将老人的遗体抬走。
“那个阿婆可能是流浪人员,我们都没有见过她。”居住在附近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昨日早晨6时左右到该处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发现她呆坐在路边,已经没有了呼吸。民警及法医赶到现场后,仔细检查了老人的身体,并未发现有何外伤。附近居民怀疑她是名流浪人员,由于昨日凌晨突降大雨,气温骤降,老人一下适应不了而被冻死。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08:56 | 只看该作者
记者调查

为给老家孙儿挣学费

流浪汉忍冻不愿进站

昨日,记者跟随流动救助服务队,在广州市人民中路高架桥底,见到了7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外地人聚集在一起露宿。

想来穗御寒却遇寒流

“我们是最近从河南过来的,本想来御寒,没想到这几天广州那么冷”,来自河南的老李介绍说。几个流浪汉盖着薄薄的被子蜷缩成一团互相取暖,当他们接过工作人员的御寒物品时,连声感谢。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广州有很多流浪汉像他们一样,是最近才来广州的,他们原本想流浪到广东来御寒,没想到遇上了寒天。“他们随身带的衣服很少,我们能做的就是及时为他们派发衣物”。

怕进救助站耽误赚钱

走上广州街头,总能看到一些衣衫褴褛的流浪人员及拾荒者。天寒地冻,立交桥底成了他们唯一可避风雨的地方。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中山一立交、客村立交及广州大桥南立交桥下几个流浪人员聚集的地点,采访了数名流浪人员,可他们无一例外都拒绝前往救助站接受帮助。

“冷啊,气温下降这么快,当然冷了!”因为天还下着大雨,安徽来的4名70多岁的老人闲来无趣聚在桥底打纸牌。这4名老人已将所带的衣服全都穿在了身上,但由于没有合适的鞋袜,他们还是冷得直打哆嗦。

“有没有想过去救助站,然后让救助站送你们回去啊!”记者问道。“不去不去,去救助站做什么,坐车也要好几块钱呢!”其中的王姓老人告诉记者,他们老家都在安徽,有儿有女,可因为老家穷,孩子都出去打工了,眼看着孙辈又要读书,无奈之下只能也“南下淘金”,“去救助站只能混顿饭吃,可我们还要赚钱回家给孙子交学费啊,去一次不知要耽误多少时间,还有来去的路费。”老人们告诉记者,他们是靠拾荒为生,虽然一天只能赚十几块钱,可除去自己的花费外,还有些盈余。

以中山一立交桥洞为“家”的另一名陈姓流浪老人,也表示不愿意去救助站。这名老人指着自己捡来的还未卖出去的破烂说:“我去救助站了,这些东西怎么办,又不能带到救助站去,会被别人偷走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09:23 | 只看该作者
政府对策

百人流动救助队上街派衣物

“流浪人员不进救助站,我们上街去为他们派发衣物,帮助他们御寒”。

救助服务队上街派衣物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获悉,自1月17日以来,民政部门每天都组织了市、区两级的流动救助服务队约100名工作人员,深入各区街为流浪汉派发衣物、食物。这两级流动服务队每天早晚出动两次,需要求助的流浪汉可跟随工作人员进站。据了解,自11月入冬以来,广州市救助站市区分站已接受了4045人次的求助。

广州市救助站市区分站的负责人介绍,只要广州气温低于10摄氏度,救助站就会启动防寒救助体系。“对于经劝导后愿意进入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将护送他们进站;对于不愿进入救助站的,我们队员会给其派发棉衣、面条和棉被,帮助其御寒”。据悉,自1月17日以来,广州市救助站日均派发出去的棉衣20件,棉被10多床。

此外,随着天气变冷,救助站在今明两晚都将加大巡街派发衣物的力度;在救助站内,已专门预留了两间房间给流浪老人,可同时容纳28名老人留宿。救助站的负责人表示,天气冷了,在街头流浪的老人们随时都可向救助站求助避寒。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2:09:46 | 只看该作者
庇护站开放接待老人御寒

此外,市民政局已要求广州市1300多家庇护站开放并准备好取暖设备,随时接纳来求助的老人。

昨日中午,记者在荔湾区金花街老人院(庇护站依托该老人院而建立)看到,尽管外面寒风阵阵,但屋内却十分暖和,大厅的沙发铺着厚实的软垫,10多位老人坐着聊天,旁边还有两台电暖气吹着暖风。一名年过八旬的龙阿婆告诉记者,她家住在附近,这两天天气冷她一早就到老人院里来,因为这边不仅比家里暖和,中午还提供午餐,“感觉比家里还舒服”。

据荔湾区民政局局长冯洁君介绍,荔湾区现有130多个星光老人之家和7个老人院,同时也兼有庇护站的功能,目前已全部对外开放,辖区内的老人可随时进入御寒,对于在街上流浪乞讨人员前来求助,他们会将其指引到救助站御寒。

据悉,按规定,广州市避暑防寒庇护站依托各街区星光老人之家建立,在气象部门发布红色寒冷(高温)预警信号时自动开放。启动防寒(避暑)机制后,不只是本地户籍的居民可以入住,非辖区需要御寒的人士也可进入庇护站求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 粤ICP备15023800号-3 )

GMT+8, 2024-5-30 23:16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