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圈子里有哪些是曾经的高考状元呢?基金一哥王亚伟大家都不陌生,他是1989年安徽省的高考状元,进入清华电子系。不过1995年24岁的王亚伟,放弃他原有的电子专业,转投金融圈,遗憾的是2012年暂退基金江湖。还有一位1981年扬州文科状元,他被誉为年赚一亿美金的“华尔街印钞机”。他是赛克资本的江平,年薪一亿美元。而在财经媒体里也有两位状元郎,一位是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苏州高考状元。另外一位则是2000年贵州省文科状元全景网副总编张凌。
记者:其实在考完之后,然后我们当时也是这样子。考完之后等待发卷,等待发卷那两天,就是心里七上八下。一直在给自己估分,不知道能考几分是不是?那时候是最紧张的。有的人考试出来特别牛,说你看看我全都答对了,结果出来成绩也不好。有的人说我这次考得不好,结果出来成绩还挺好,我觉得每次高考都是造化弄人。那么我还要请教刘先生。
鼎盛彼昂教育魔奇英语刘宏冰:首先第一个我不是状元,但我虽然我很崇拜状元。但是我不认为每一个孩子,一定要走上状元这条路,才会有社会的发展。古往今来我想很多的例子可以证明,知识的累积阶段是在高中和大学之前完成的。当知识的这种创新阶段,能够运用驾驭知识的时候,去为自己的人生,能够提供更完整的这种攻略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是大学之后。那么这跟状元本身来讲,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35周年,35年来中国经济的急速飞跃。在教育领域促成了,考试经济的逐年火热。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中国人教育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教育投资的重视。
记者:你看看刚才我们找的是高三的学生,大家都一脸轻松,其实谁都在参加这个课外的补习。那么我先要恭喜你。因为你就是做这个行业的,听说从两岁到二十岁到五十岁,都在补,到底怎么回事啊?
鼎盛彼昂教育魔奇英语刘宏冰:孩子从出生之后,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中国的一种教育思想。所以说中国的教育在这块土壤当中,是显得极为特别的。我举个例子。
记者:您自己做教育的人,您反对这些孩子们去补习?
鼎盛彼昂教育魔奇英语刘宏冰:我不反对,我举个例子来说。很多家长说,现在很多的课外辅导,包括现在在课堂上的,无论是公办教育还是民办教育,说现在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几个字讲得,我觉得不够精准。知识本身不具备压力,为什么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只是在知识的吸取的过程当中,吸取的一种形式和节奏出现了问题,才会带来压力。我举一个例子,就是一个三岁的孩子他的脑容量,可以盛下美国最大一部图书馆的所有藏书,这是他的脑容量。
记者:这是三岁的孩子吗?
鼎盛彼昂教育魔奇英语刘宏冰:对,这是一个三岁的小孩,这是具有科学根据的。那么你说这么大的脑容量,对于知识来说他会有压力吗?那也就是说知识在学习的,在提取在提炼知识的过程当中。这种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角色,和学习的频率和节奏出现了问题。导致孩子会有学习上的压力,所以说我觉得现在,造成这种高考的这种学生很紧张。刚才我们的状元也谈到了这一点,就是现在我据我身边的了解。就是很多孩子高考完以后,像做一场噩梦一样。我觉得这是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摧残。
记者:如果您有孩子,比如说他快要参加高考了,或者快要参加中考了。这时候你发觉他班里,所有的小朋友们全在参加补习班,然后大家都很紧张,这时候你会对他怎么说?你说孩子咱别参加补习班了,没关系,先痛快了再说吗?
鼎盛彼昂教育魔奇英语刘宏冰:应该不会,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大的氛围之下,很多家长很难做到孤立成名的,这样的一个状态。但是我觉得这正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一个价值导向的问题。作为家长的我们,有责任让自己和孩子清楚,你培养的孩子你要培养他什么?你对他未来的期望又是什么?实际上孩子在高考的前十几年当中,重要的是养成一种学习的习惯。已经养成了,在这一年坦白的说,就是给孩子增加一个解题,和对待高考的一种知识的宽泛性。
记者:我能这么理解吗?如果您自己的孩子,您会让他参加补习班?
鼎盛彼昂教育魔奇英语刘宏冰:我不会,我一定不会。
记者:是因为没必要了是吗?
鼎盛彼昂教育魔奇英语刘宏冰:不是,不是因为我是做补习的。
记者:是因为你天天在家里就教他?耳濡目染。
鼎盛彼昂教育魔奇英语刘宏冰:不是在家里教他,这跟我对孩子的期许,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孩子,但是这对我跟孩子的期许,是有直接关系的。我觉得今天中国的家长,一定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你的下一代,你未来期望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成龙成凤的这个路径到底是什么?是要通过高考实现?通过状元实现?还是要透过什么实现?但据我了解做十几年教育,这样的一个经验来判断,真正孩子未来能驾驭人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本身来讲作为状元来讲,我想我们这位状元,他也应该也有压力,他就是走进大学之后。他对他未来的这种学习的一个成长,他也会有压力。那这不是状元不是结果,不是很多家长说,我孩子考上状元,我就非常有光有彩。当然孩子走到这个阶段,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一个评价而已,但他真正的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一直建议很多家长,要更加大段的来看待孩子的成长的一个历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