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知的宝宝认知发展误区
本文摘录自育儿书籍《0—3岁宝宝教养手册》(马艺铭著)
随着宝宝认知能力的增强,不少妈妈对认知发展游戏愈发地情有独钟,不知不觉将时间分配向认知游戏中倾斜,这可不是好苗头。这些侧重认知发展的妈妈,可能走入了误区。
误区一:认为数数、识字、分类、玩拼图等练习才是真正的智力行为,最有利于宝宝的智力发展。实际上,智力的内涵极其宽广,以至于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定义。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说,人类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八大领域。有些研究智力的学者更将智力划分出300多个维度来。数数、识字、分类、玩拼图等认知行为只是智力行为中极小的一部分而已。
当我们明白了数数识字等认知行为远非智力的全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所谓差生,日后却成了社会精英。譬如,他们有的在商场上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表现出极高的人际交往智能,但他们的这一智能优势却无法在学业中体现出来。若我们想当然地将部分认知能力等同于智力,这种以偏概全的想法,是很容易使宝宝失去全面发展自己智能的机会的。
从教养的角度来看,在0—3岁阶段,动作练习、五觉刺激、自主探索、亲子游戏、语言学习等才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智力支持。它们都是大脑发展最有力的外源动力。而数数、识字、分类、玩拼图等认知游戏,只是宝宝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阶段性练习。我们应在保证有足够多的自主探索、亲子游戏、语言学习、动作练习等基础性成长支持的前提下,再让宝宝进行与其心智匹配的认知发展游戏。
误区二:智力至上。本着“智力至上”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鉴于智力对于我们人生的巨大影响力,父母们重视智力是情有可原的。但若抱着“智力至上”的思想,将智力成长置于宝宝的整体成长之上,则是严重的误区。
除了智力发展,宝宝的情绪情感发展、自我及社会性发展也都是极其重要的。时至今日,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否认情商的重要性、自信自尊的重要性、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鲜明个性的重要性。而这些重要的人生要素,也都会在婴幼儿时期奠定下重要的基础。
实际上,婴幼儿成长的各个领域互相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更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这也是实施“智力至上”教养的家长,反而不容易培养出高智商孩子的原因。
培养完整儿童,是幼儿教育界的共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完整健全的儿童应有这样的样式:健康活泼、开朗合群、热爱自然、好奇探究、乐观自信、礼貌热情、适应环境且个人风格鲜明。请记得,我们是在培养个性鲜明且人格完整的人,而不是高智商的蹩脚动物。
宝宝的认知发展是个缓慢、漫长的过程。我们唯有顺应孩子的发展节奏,配合以“不前不后、不急不缓”的成长支持,才能真正有利于孩子的认知发展。恕我直言,那些有着“智力至上”想法的妈妈,实际上是相当功利的妈妈。因为急功近利,我们以期待的心、爱的名义,干了多少看似支持实则阻碍孩子成长的事情来。
宝宝们的个体差异很大,总是会在某几个领域存在或前或晚的发展,这非常正常。若你的孩子在某些认知发展练习中稍感吃力时,就不要勉强,因为还有很多很好的其他成长支持可做。只要不是身体发育或生理缺陷所致,我能送给你的最好的建议就是:慢养孩子,静等花开。
(尊重知识产权,转载时请标明文章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