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模仿训练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 13:4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选择适合宝宝模仿学习的意识状态

0—1岁的宝宝的生命活动大致处于以下6种意识状态:活动睡眠状态、安静睡眠状态、活动觉醒状态、安静觉醒状态、瞌睡状态和哭的状态,其中安静觉醒状态是宝宝模仿学习能力的最佳状态。活动觉醒状态的宝宝通常因为等待吃奶、换尿布而变得烦躁不安。只有安静觉醒状态的宝宝最适合学习,他吃饱喝足了,小PP干干爽爽,衣服穿得不冷不热,还有爸爸妈妈陪伴身旁,这时候宝宝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爸爸妈妈要抓住这个时机与宝宝进行积极的交流。

  

2.调整适合宝宝模仿的视觉距离

新生儿的视觉发育还不完善,看不清楚距离太近或太远的事物,因此适合宝宝观察模仿的最佳距离是20cm左右,大概是宝宝吃母乳时仰望妈妈眼睛的距离。爸爸妈妈做各种动作和表情的时候,要调整适合宝宝观察模仿的视觉距离,确保宝宝能够看得清楚。

  

3.提供适合宝宝模仿的学习内容

1岁以下的宝宝只能模仿在他能力范围内的动作和行为,新爸新妈需要明确哪些内容适合宝宝学习——

0—3个月:宝贝最喜欢观察模仿眼睛和嘴巴部位的面部表情;

3—6个月:宝宝能够模仿一些手的动作,例如拍打、摇摆、抓握等,还能模仿爸爸妈妈“啊”、“哦”、“噢”等声音,父母可以用能发出“嘎啦嘎啦”、“嘀嗒嘀嗒”声响的玩具吸引宝宝,也有助于宝宝模仿声音;

6—9个月:宝宝可以模仿爸爸妈妈操作玩具的动作,例如拉、推、摁等等;

9—12个月:宝宝模仿的动作更加复杂了,出现一些模仿游戏,例如把拉玩具汽车与“嘀嘀”声音组合在一起,把抓电话与电话问候语“喂”组合在一起;

12个月以上:宝宝的模仿将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模仿,还会出现一些基本模仿动作的创新组合。

  

4.等待宝宝探索和模仿的时间

根据示范与模仿行为之间的时间差距,可以把模仿分为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两大类。即时模仿是紧跟示范行为之后的模仿行为,延迟模仿则是与示范行为相隔一段时间的模仿行为,这段时间可能是一两天,也可能是一到两周,甚至一两个月。所以,在培养宝宝模仿能力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太着急,不能总是希望自己的示范动作出现之后,宝宝马上能够学会并呈现出来。成人不断地重复一些动作和行为,并等待宝宝清晰地注意到这些动作和行为,宝宝把这些动作和行为存储在记忆库里,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将在身心发育成熟的时机展现自己已经习得的模仿能力。

  

5.父母模仿宝宝与宝宝模仿父母一样重要

新爸新妈可能还没有足够的婴儿心理学常识,担心自己不会教宝宝,而模仿能力的培养不必有此担心,因为成人模仿宝宝与宝宝模仿成人一样重要。爸爸妈妈发现宝宝出现什么动作和行为之后,以极大的兴奋、热情和夸张的模样在宝宝面前模仿出来,相当于成人与婴儿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理接触和交流,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宝宝的模仿兴趣,他会反过来再观察成人,并在这种轮流模仿中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

  

6.丰富宝宝的观察和模仿环境

因为宝宝具有延迟模仿能力和长时记忆能力,所以爸爸妈妈要带宝宝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富有动感的人物、动物以及随风摇曳的植物,还有抑扬顿挫的各种声响,流畅动听的歌声与笑声,大自然是宝宝学习的大课堂,爸爸妈妈不必太用心地教宝宝,宝宝也会以自己的吸收性心智将各种学习财富尽收眼底,这可是事半功倍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2#
发表于 2011-3-2 12:56: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 粤ICP备15023800号-3 )

GMT+8, 2024-6-18 14:15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