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童年之于孩子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果父母能在正确的时间段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孩子的成长都会变得顺利起来。5 R1 B% q' b% Y8 Z( g( {
问下自己,你生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大多数人会说,到了该生孩子的年龄了,所以生下来了孩子。不管是什么理由生下孩子,作为父母,就得为孩子负责。" K* w8 }$ g3 \; n' e6 A

& {8 Q, @$ b+ @7 H6 |
0 I" g$ V/ s4 ^" I+ ]( U看到书里一个很感动的答案说:“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他)同行一段……”# i2 H3 [$ e* P% S: n
8 s$ \4 I; V5 z8 I0 [7 k+ p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同时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如果父母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所需要的关爱,那么就会帮助孩子积极健康的成长。
( o$ C: R3 W/ C$ \+ M- O+ g# O7 x T3 p1.孩子0-3岁:陪伴孩子/ @$ K4 F) X7 `# ]+ A' h+ h% [ p5 u
据研究发现,孩子的早年成长经历往往会影响进入小学后的表现。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不高,做事没有自信,很可能是因为他在幼儿时期没有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怀。
% f* O" }% _9 |不管父母是不是职场人士,都应当多多陪伴孩子。妈妈母乳喂养的温暖感觉、爸爸妈妈换尿布时的身体接触,父母的拥抱、声音等等,都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安全感。
& G$ c7 m7 `! y如果孩子没有在这个阶段建立安全感,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一些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可能会表现得过分依赖,也可能完全不信任别人。
6 Y- k3 ]. t# u1 r2.孩子3-6岁:提供各种新事物: B5 o4 J( D- ~, v, M+ w- m
孩子到达这个年龄段,开始发展出自主意识。这并不是教孩子知识与技巧的时期。这个阶段要把目标放在扎稳基础,打造念书和运动都能兼顾的大脑,将心力放在改掉影响锻炼大脑功能、本能及心的“脑部坏习惯”。
% _# I. m% @$ V$ n3 L孩子会对各种事物表示好奇,这里摸摸那里碰碰,探索周围的世界。家长应当给予孩子的爱就体现在支持、鼓励和引导孩子接触、探索这个世界。孩子看越多事物,大脑思维会越灵活。这个阶段要让孩子变得聪明起来,爸爸妈妈一定要让他多看多听。比如拼凑玩具、读儿童绘本、听国学机,都能锻炼孩子大脑。2 f/ R/ L# ]( j2 [. S, M1 q
3.孩子6-12岁:培养孩子自信心! V8 D# O z, r5 _8 G$ e; B9 O% T0 x. K
小学阶段主要是6-12岁。这个阶段是勤奋感和自信心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属于接受越多父母的指示、命令,表现就会变得越差,因此具有丰富人生经验的大人,必须妥善指引一条明路,而主要关键就是“丢出好的问题”。
6 }% |. L- i- i, s' N当你看到孩子做事磨蹭,对待学习总是三分钟热度时,不要用命令去束缚他。最好是将“要这样做才对!”的命令改成选择题,以“你想要怎么做呢?”来询问,让孩子能自己选择。
0 ]) g9 C9 Y, W* J* l这个阶段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习并表达出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有能力,并且让孩子体验到“只要我努力了,就能得到肯定”,这样慢慢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积极情绪体验,避免对孩子吹毛求疵,让孩子感觉不如别人。
, R9 I* t1 o" M/ {$ a+ A( t
1 ~& e/ l. \% M 5 f6 }0 e8 Y; _5 G. v; Z
爸爸妈妈要认清楚,在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中被过分管束的孩子,他们的独立人格往往得不到鼓励和支持,反而受到讥笑和打压。相反很多懂得鼓励孩子、信任的父母反而能够帮助孩子认识外界,也不需要担心他会不被社会接纳。孩子的心灵本身就是慷慨与仁慈的,如果我们能加以引导和培养,可以让孩子减少很多坏习惯和负面情绪。这对孩子的成长才是真正有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