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宝医院] 【红黄蓝亲子园】真正伤害孩子的爸爸,其实是这5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14 21:3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爸爸不管你的心理年龄是否成熟,不管你思想上是否能够做好准备,都要承担起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至少你的行为要对得起父亲这个称呼
8 W# T/ V4 i. D% O  
4 b4 r2 B: P7 I+ W' a; s  
) |1 l2 n2 N" Y2 J+ J5 I+ \  . x( r+ n- g4 c0 ~
  在一个幼儿园的门口,总会看到一位外籍爸爸准时等着他的孩子。
* @: i/ d5 C  J  % y8 z) m& a5 K# ], A1 z; R) ?
  他的海拔很高,在女人堆里总,极为显眼。
+ D5 U& w  S& ?: I/ G- f" Z0 R  
% c, ]7 c# Y7 E: f+ _$ Q  “你不工作吗?”旁边的老人总是好奇打听。/ G0 {0 {# x8 P/ N& b6 K2 B% f- R0 u
  , S, ]4 o' R" t
  “工作。”他总是操着不流利的中文应着。# _2 I+ k9 @2 D0 P+ h7 N9 A0 R
  
8 J- U, w- \% i' d+ o2 X- c  偶尔,他也会看电脑、接电话,但看孩子过来的时候,总是立马关上电脑、挂掉电话,高大的身躯总会蹲下来,等他的孩子跑到怀里。7 P/ Q, {. J% }# _; ?
  
8 m" Z! z6 S, J% t! P- y2 z  后来,这个外籍爸爸问“为什么中国餐馆里、学校门口、游乐场都是妈妈和老人陪孩子,中国的爸爸去哪了?”
0 u2 S: g9 J- o/ Z7 l$ S  4 n' I' D6 s7 [7 ]/ t
  是啊,中国的爸爸去哪儿了?2 D- j- I1 ?- ^  c4 ^
  1 Z* X) a' E' x4 W! O- r1 l, r  U
  这句话道出了多少妈妈和孩子的心声啊!每当提到教育孩子,很多人会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是妈妈的责任,现实生活中,总会听到很多妈妈们抱怨,生了孩子好像对男人的改变不大,负点责任的爸爸可能更卖力的赚钱了,但是其他的业余生活,几乎没有影响。8 O  z( ^2 L  x8 q( ^! `
  2 {, h4 Q7 C/ U7 N; K
  记得看成龙的采访,他说有一次去学校里接房祖名没有接到,因为儿子已经上了中学,他还跑到小学去接。听众或许一笑了之,毕竟大哥的星光耀眼。可是对于当时小小的房祖名来说:他有一个出名的爸爸,却极少得到父爱的眷顾,又是那么的可怜。
( O+ s: v/ |9 s  
, p* n5 D# G; u% {( }- L  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是尚处于朦胧状态的婴儿,他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越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更大。
. ~3 v. P3 d/ \+ [/ \- L) y  9 H2 Y& x9 y+ _/ Y  l7 C$ M
  双亲均在、但缺乏父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患"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可能更大。少时患综合征的孩子,中学辍学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高出3倍。
9 T8 I* B, p0 ]+ }  k  * ^" \. \6 q4 t% T
  爸爸在教育孩子中的五宗罪
' A. u8 F/ T* r3 m  0 z  H: a+ d' J, K/ R% B
  01
2 @! S1 j- s, i. T6 K: ~  
4 @7 ~6 t. e8 a5 r' B' r  永远在玩手机
: S# V2 z6 M) K& [( S; p  9 V. b2 M/ ^6 G; ?  Z$ f: q
  也许有的爸爸也会煞有其事的带着孩子玩。然而现实经常是:我们能就看到的爸爸的人的确和孩子呆在在一起,但眼睛却始终在手机屏幕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就成了爸爸和宝宝之间的障碍。0 }" P' u6 n; T" ^5 b# @& q
  6 k$ `1 ?( H" ^; Q& w  V" w- w
  爸爸要么就在上班,要么就在应酬。即使能早点回家,爸爸们通宵除了吃饭就开始躺在床上或者窝在沙发上玩手机。好不容易周末能带孩子出去玩一下,他可能也不会全身心的投入陪孩子玩儿,一会儿电话一会儿微信的,要么就在浏览网页。名义上是带着孩子出来玩了,但是实际上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孩子身上。" b# B% K" O# ?5 ?" C) W: u4 Q
  ( D8 E* M) I9 n# x
  亲爱的爸爸们,你可以曾想过你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明明花了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却一点也体会不到来自于爸爸的爱和温暖的陪伴。* T' q0 u6 p: Z! ^: w  j! f% O
  , _' {/ q' }# H! s4 s2 s5 T( T
  02
. V$ g1 c. D* f9 j  D) F: e    t0 z. R3 c" t# J  P2 \" B
  下班后不爱回家
& y  ?! E# s3 y  
" E* J4 \# W0 L! I! g+ y) H  不管单位是否真的需要加班,是否真的必须去应酬,很多爸爸都是下班能多晚回家就多晚回家。不管是应酬还是娱乐,爸爸们通常都会三天两头的和哥们去潇潇洒洒的玩一遭。妈妈下班回家又要做饭又要带孩子,还要忙乎各种家务,可你在外面潇洒的时候是否想到还有一对母子也同样需要你的陪伴和照顾?等你半夜回家老婆唠叨几句,轻者你和她拌拌嘴,重者又是一场战争,这样对孩子的影响和伤害无可估量。
% }1 _. u: J. B) n, ^' y. U  & ^- @2 r, c* B  i- |5 ?
  经常听到一些妈妈说,我现在是养着两个孩子,一个大孩子,一个小孩子。大孩子就是指的是孩子他爹,男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成熟的比女人要晚一些,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在心,哪个女人不愿意做公主,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永远是那个被人宠被人疼的小女孩?可是既然孩子出生了,作为爸爸不管你的心理年龄是否成熟,不管你思想上是否能够做好准备,都要承担起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至少你的行为要对得起父亲这个称呼!" \: T( A! d) |# w
  
- I5 s  o0 w7 _+ S) H+ u# P# e  03$ h$ |0 S/ V8 {" w
  
, |) V5 L( X: E4 Z* l5 y  觉得养孩子是女人的事情
8 o2 b$ Z' s& U2 e( O  D' T  * ]' B( t& j. a+ ^( N  \8 m
  一个女性朋友说,她老公太不懂得疼惜自己了,老觉得这年代的女人很好当,觉得带孩子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从来不帮一下自己,这也就算了,还说一些很伤人的话。说你在家轻松自由,你都干了些什么,不就是带了下孩子,做了下家务嘛……
/ a- `# ]( M. k9 M, U  `2 c  1 Y2 d9 z6 j* C  l2 F6 u
  这么多年白辛苦了,两个孩子,没有任何人帮忙,都是自己带着,而且还要再看一个店,为什么男人都觉得生孩子养孩子这么简单?除了安慰她也不知道要怎么做了,唉,看她现在这个样子,满是负能量的。现实中遭遇过这样待遇的女人太多太多了。5 D  G( o+ }1 o, q% }+ L! u. u
  
' u  r: B3 p* `' L4 j  如果是全职妈妈,一个人既要负责孩子,又要负责家务,几乎比上班还要累。家里的事情真的是磨不断的铁锁,除非你能看得下去满屋子乱糟糟的。所以爸爸们下班回家应该理解并赞扬老婆的努力,尽可能的帮老婆分担一些家务。如果是上班的妈妈,那就更累了,在单位要做女强人,回家还要完成所有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所以提醒所有的爸爸,多帮妈妈们分担一些,不是有句话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0 Q$ S. Y7 a  z- A  X2 l1 s
  0 i- C. d, \' K  o" S7 _- X
  04
9 m% ^0 ?2 S2 o. Q2 M, u# Z* k  
: _" e( t0 N* K5 o' o- V- R  不陪孩子玩的爸爸
- \  I% Y$ H7 D; l* [( F/ R* ^7 u  $ [& l! N5 E6 Z6 ?* \- j
  或许是忙,或许是觉得自己大男人不会陪孩子玩,总是以爸爸工作忙,爸爸要出去赚钱给你买玩具为理由,拒绝一家三口共同出行的机会。孩子的成长瞬间即逝,真的很短很短,等你有一天老了,自己闲下来想让孩子陪陪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每天忙忙忙,你就等体会孩子当初的心情吧。
' Z9 q+ p+ l& Q1 f/ p$ N  . ]" p3 l2 N. L" V$ M
  对于孩子的成长,爸爸和妈妈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说妈妈的陪伴能给孩子安全感,照顾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的细腻和善良,那么爸爸的陪伴更多的给了孩子独立、坚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面对挫折的乐观性,缺一不可。
! v% E* |! B/ v4 g% d- ?# U9 l  
) ~1 l! b, m5 o" G* ^$ [  所以很多家庭教育爸爸那部分是缺失的,导致了很多娘娘腔的儿子,这不是他们的错,这是所有不负责任的爸爸给予的,所以就算有一天你的儿子不够男人,你也没有权利指责他!爸爸陪孩子玩耍,往往对孩子来说更加重要!如果在童年的时候爸爸缺位了孩子的陪伴,很多程度上会造成孩子长大以后的软弱和逆反。* E1 f4 v$ ^5 ~
  5 x) K& t. l! r/ O" E* C% L4 ~
  05
3 }# H& Q6 Y; B  W/ I6 K6 q  
2 j  u8 \) U- Z- [  总跟家里人争吵的爸2 R6 e7 @+ H) K
  
" _. }  b4 l7 c& H. @3 g( S, g1 ^  有了孩子以后的家庭,吵架是最大的禁忌。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孩子,站在旁边目睹了这一切对你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 n8 v  ]5 _& q+ C4 z( Z% O  5 J) z  |( J/ |0 U# h) F
  大人的争吵,让孩子孤立无援,想要说什么,又会被说是多管闲事,甚至更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战争。于是孩子就会默默地忍让,久而久之,就会让他产生两种心态。! g; }. ^5 ~' G% r. ?; x2 [
  
; M! q) S* N& E5 `4 B  S  孩子在以后的为人处事当中,都只会默默忍耐,不会抗争,因为他觉得抗争也没什么用,比较消极。( t6 }7 e6 H8 n& R% E
  - q8 q+ J& F& d/ i" |
  孩子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会采用和父母相同的方法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不分场合。
$ J, L2 O3 C* j5 ?+ {: P+ |  + m3 Q* I3 r: |2 }( Z  t
  这两种心态都是不好的,所以一般夫妇吵架都会避开孩子,就是这个原因,孩子会把消极的东西隐藏起来,如果大人不去挖掘,他就会把这些黑暗的东西埋藏起来,最后坏的东西就会累积越来越多。对孩子本身没有什么影响,但会影响他的未来交际。4 o& t2 e6 e4 U$ Y- Y
  
. o5 X8 @8 q* P4 m; }" F  《爱的艺术》(【美】艾里希弗洛姆),里面这样形容父爱的艺术:“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书里特别指出,孩子在六岁以后,强烈需求父爱的威严与引导。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三字经》里也有“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父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爱就是茫茫夜空里的启明星,世界再大,永远都有它的指引和照亮,就不怕迷失方向。
8 X6 M$ X7 B) c+ W  
- {( w" @+ Y- M5 }) P- z  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2 U! n$ }: h8 V- l
  
8 z2 l. Z6 T+ H6 b6 N) f" P% ]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 N( i7 v$ M+ p0 t- [( c  2 M: `$ J1 ]* t1 v. F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G  y- O1 q/ |2 I9 N2 a) u0 |" c* H+ b
  ; U" _, I; i3 [  Z% p' b# w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X* _8 M, P  n& ]( b% ]/ F' \
  / k- g* j* D* |1 A8 I
  父亲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 c5 s* K; @; s* m* |. C8 s  
2 ]- y5 h; V) K9 \; o: n  婴儿期:加速母子分离。在婴儿期,孩子主要依赖母亲,从妈妈那里吮吸生存所必需的乳汁。因此,看似出生时早已剪断的脐带,实则还存在于母子的心中。此时,父亲恰恰要充当加速母子分离的角色,以便形成正常的等边三角的家庭模式。
+ O* @" Q4 f. o  
0 {% W) |; x1 n  儿童期:规则的代表,效仿的对象。这时孩子面临重要的人生发展任务――性别角色认同。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比母亲更重要。此时,父亲必须给孩子建立规则,引导男孩向男人的方向发展,教他们勇敢、理性、负责任、敢于参与社会活动、关注世界等。懦弱和疏离的父亲是将儿子推向同性恋队伍的“罪魁”。另外,美国学者认为,对于女孩,父亲则要告诉她们,女孩子是什么样,她们与男人的区别在哪。
8 r% f4 A; i9 v: m+ E. Q9 P  
, x6 e- d9 ^: T2 z  青春期:超越的标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迅速觉醒,不再认为自己是孩子,有了强烈的独立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崇拜父亲了。男孩开始看不惯父亲,甚至觉得爸爸窝囊;女孩则把对异性的崇拜从父亲转向同龄人。父亲开始成为孩子超越的标杆。
  s2 s! Q, |! o2 _0 t  ! d. t6 ~+ F; P- ?9 Q- w" |
  现在还在每天奔波于工作应酬中而不着家的爸爸们,是时候给自己敲响警钟了,套用央视那句广告语告诉你:别让等待,成为遗憾。家庭和孩子才是最重要的,爸爸们不要拿工作忙为借口,孩子才是你们最大的财富,就算你们事业多成功,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孩子的教育,孩子不成器,那也是一个男人的最大失败。所以爸爸们,从此刻起,您可以适当的放下手中的工作,这样做:- U' x) Z+ a0 o# R; Y6 ?
  
( ]9 X1 V, h+ ]$ I: z+ K$ D  首先必须做到,爱妈妈
; T6 F9 s# s* R6 S  / @3 z9 L6 J1 y
  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爸妈恩爱、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这类孩子的性格也会更加平和、开朗、不轻易动粗,如果父母经常争吵,孩子肯定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7 {% Y; n8 Y  Q$ C+ {/ D5 o- a  7 T, O$ h3 O, e  m2 P
  和孩子一起玩儿、一起运动
( \; P: k+ `# {  h  I2 q  
4 ~2 K+ t2 P! Y1 v3 R) t( i7 X  I) _  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放下父亲的架子,丢下其他烦心事,专心陪伴孩子玩乐,不仅能建立亲密的父子关系,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_- @% G( D5 A1 s/ ~
    K# I/ C- ~" ^  k3 ^
  尊重孩子,说到做到,不能失信
7 T2 ^2 \9 c1 q0 S+ q* n  / T1 R& [% ^; `
  孩子的心灵世界是需要我们大人慢慢去融入进去的,孩子也渴望得到尊重,所以,只有做到尊重孩子,你才能走入孩子的心灵去和孩子沟通交流,并且一定切记答应孩子的事说到要做到,在孩子面前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5 E2 I" p1 J' X* q$ v( |
  - _: b, Z+ m( H: o
  在孩子面前放下那几乎不离手的手机& X9 A: U. g8 L  k) B5 X2 a
  
( m% O! s+ e# _9 K$ d7 v- ^  陪伴孩子不是所谓的陪坐在孩子身边,而眼睛却死死的盯着手机的屏幕在看,这样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觉得自己都不如那个手机。放下手机,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你会发现,孩子的笑脸远比手机来得精彩。; t, I7 A6 C+ p) Q3 p2 W2 S- L9 A
  / c# m! |8 S. l
  做个“不缺席”的父亲
! z4 L. X6 W* j/ {) t- U  
; F2 A- t* D. M1 T  家庭聚餐、孩子的生日、学校的运动会、家长会,爸爸们尽量都别缺席,即使默默的当一个观众,孩子也会觉得自己备受关注和注视,对孩子来说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爸爸的出席让孩子有很多的安全感。
( ]# ~4 r5 h1 D! a  : F" W3 O! R" C
  有爸爸爱和陪伴的孩子是幸福的!
1 V1 n4 }, Q2 \. K  
9 U8 i& M& |) D, X# W  其实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每天抽出十五分钟来陪伴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心灵会得到满满的幸福感,同时你也会收获孩子最纯真的爱。钱可以再赚,工作可以再找,业可以再创,但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在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我们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8 }1 F' ]1 D# ?1 d# S$ u: w  . ]  h% `5 Z. n7 U0 T
  
( g7 r+ k5 A; e/ u& L  
$ h0 N# ^1 x* ~6 q$ V) Y6 D) `  在孩子心目中无比伟大形象的爸爸们,缓缓你们那每天匆匆忙忙的工作脚步,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也留下你们的足迹吧!
0 Q0 o1 ?4 c6 C$ ~7 j  
" E( v3 t. w- f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 粤ICP备15023800号-3 )

GMT+8, 2025-10-8 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