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水平的孩子,他们的认识过程是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由已知到未知的,他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的感性经验,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书上相关的知识。因此家长平时应注意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生活.丰富其直接的感性的经验。为其阅读打好基础。如引导孩子观察了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再让他阅读《月亮姑娘裁衣裳》的故事,他就不难理解故事的内容了。
2.经常为孩子阅读。孩子的阅读应从零岁开始,但他们最初的阅读主要依赖父母的朗读.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耳朵"读书"。在整个学前期,听成人的朗读、讲述是孩子阅读的方式之一。所以,家长应经常为孩子朗读,最好能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孩子朗读,或者是晚饭后,或者是睡觉前。这不仅可密切亲子关系,还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启发孩子思考。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应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动脑思考,这样才能使阅读成为一种积极的活动。如 阅读《小兔乖乖》,读到大灰狼来到小兔家敲门时,可停下来问孩子:"小兔们孩怎么办呢?"先让孩子想象一下故事情节,再将故事内容告诉孩子。让孩子续编故事结尾、给故事想题目等.都是启发孩子思考的好方法。
4.与孩子交流读后感。读完一个故事或一本书.应与孩子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这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另一方面可了解孩子的思想。交流时应以孩子说为主,家长必须注意倾听,及时引导孩子的话题,使之紧紧围绕主题.又能联系到自身或周围的生活。讨论中,事长应注意培养孩子思维和语言的条理性,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评价能力,引导孩子对故事内容和人物进行评价。这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辨别分析能力。
5.教孩子在阅读中识字。阅读时,家长也可手指读物教孩子认识一些简单的常用字。汉字形象化的特点为孩子识字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是在阅读中识字.而不是孤立地识字.这也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在阅读中识字时,能将图、文、字结合起来.有助于孩子对一些汉字的理解。但应注意的是.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识字是为了使孩子获得一种阅读的工具,最终要使使子逐步达到独立阅读的状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