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6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钢琴王子”是这样成长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8 01:2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堪称音乐界的奥运会。它是被国际音乐界认可的、世界上规格最高、演奏难度最大的比赛之一。其评委之挑剔与选拔之严格也表现在其宁缺勿滥的一面:在过去两届,其第一名都为空缺。50年代的傅聪曾获该赛第三名,2000年,我国深圳选手18岁的李云迪一举摘取了15年来无人问津的金奖桂冠,也是华人首次获得该大赛金牌,更是比赛开办70多年来夺冠的最年轻的钢琴家。世界的目光顿时聚焦在这位18岁的青年人身上。

    一、偶然机会步入钢琴之路

    熟悉李云迪的人都说,李云迪似乎是专门为钢琴而生的,他对音乐有着异乎寻常的天赋。

    据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回忆,年轻时的她很喜欢舞蹈和音乐。在怀孕的时候,还经常听一些古典乐曲,《梁祝》是她放得最多的一首。李云迪降生后,似乎也继承了母亲对音乐的爱好。1岁时的李云迪就能把一首《回娘家》唱得绘声绘色。此外,他对各种乐器也情有独钟。有一次,小云迪在商场里看到了一个儿童手风琴,说什么也不走,非要爸爸妈妈给他买。在他4岁生日那天,终于如愿以偿,他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件乐器,一个最简单的儿童手风琴。最后,他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重庆市少年宫的钢琴培训班。

    为了鼓励孩子坚持学下去,不懂乐理的张小鲁每天只有陪读,回来再教给儿子。经过几个月的启蒙,云迪的音乐天赋很快显露出来,而且进步神速。1987年3月,5岁的李云迪从重庆到成都参加四川省少儿手风琴比赛,夺得了第一名,他体验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掌声和成功。

    伴随着他在音乐上的飞速长进,云迪的儿童手风琴也换成了120贝司的大手风琴。琴的重量对一个不到7岁的孩子来讲自不用说。更让云迪苦恼的是,重庆闷热的天气,常常使他几首曲子弹下来,稚嫩的前胸便热起了一片片通红的痱子。李云迪哀求妈妈:“能不能让我弹一个不重也不热的琴。”父亲嘴上不说什么,可心痛得要命,几经商量后决定:改学钢琴。

    当时,李云迪的父母每月收入加起来只有200多元的月收入,买一架二手钢琴也要4000多元。李云迪的母亲说:“云迪他爸那年刚好从部队专业,有笔转业费,就全投到这里来了。”

    云迪此时艺术天赋的展露似乎也是有意要来安慰父母的。他在重庆市少年宫刚刚学了3个月的钢琴,老师就对他的父母说:“这孩子领悟能力太强了,我都没法再教他了。”于是再换老师,可得到回答仍然如此。后来经朋友介绍,李云迪于1991年投到了四川省音乐学院附中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的名下。

    但教授家在成都,李云迪和妈妈每天要往返于成都和重庆之间,学琴要紧,但功课更不能耽误,这是云迪母亲对他的要求。于是,坐在火车上写作业,手心上温习学过的汉字成了李云迪经常的功课。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但教授的出现,使李云迪逐渐从一个有天赋的琴童向钢琴王子迈进。

    1993年,李云迪获得了重庆市首届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1994年,他获得了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一名,同年,他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四川音乐轩辕附中。

    二、飞扬的乐章伴随着家的奉献

    1995年,但教授应邀到深圳艺术学校任教,李云迪是跟是留,已经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变动。父母毅然决定,但教授到哪,云迪就跟到哪。

    也就是从这时起,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辞去了工作,专门来深圳陪读,从此就没再找过工作。她说:“我把陪儿子练琴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追求。”

    对于许多学钢琴的孩子来说,往往家长的毅力就是孩子的毅力。张小鲁说:“我每次陪儿子练琴,都是非常非常用心地听。每天陪上5、6个小时,我并不觉得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既然付出了精力,就应该对得起自己付出的一切。”也许正是张小鲁执着的性格,使得李云迪很佩服她,也很听她的话。

    有一次周末,李云迪家里要来亲戚,他一听便高兴了,“正好今天不用练琴”,他央求妈妈。“定下的事情一定要做,不能轻易改变。”张小鲁严肃地对儿子说。于是,他们把活动时间往后推,云迪比平时提前一个小时开始练琴,提前完成了作业后,才高高兴兴地和家人出去玩。张小鲁觉得,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样,云迪需要大人的随时提醒。有些原则的事情是不能妥协的,否则一旦孩子形成了习惯,有些毛病就不容易改了。李云迪也很理解妈妈,“其实我妈管得对,只要我完成了每天的正常学习任务,看电视、打乒乓球这些我喜欢的事情,我妈从来不干涉我。”

    张小鲁的执着还表现在她对钢琴的领悟,也许正是这一点,使她和儿子达成了一种默契和理解。

    一次,在一旁陪练的张小鲁发现云迪练习的曲子没有一点感情的投入,很不满意地转身便走。李云迪的印象中,母亲对音乐始终是同样的挚爱,此时受到母亲的冷漠,李云迪很在乎,重新一遍遍地用心练,直到看到母亲的笑容。李云迪经常对同学说:“我妈的耳朵特好使,谁也别想骗过她!”

    细心的人还会发现,在李云迪对钢琴全身心投入的背后,他的父亲也在默默做着一切。

    这位目前在重庆某公司驻广州办事处工作的中年男子,说起儿子李云迪显得异常朴实和平淡:“其实,云迪的性格可能有点像我,不太会讲话,但他内心很丰富。我现在只能在周末回家看看,儿子大多数时间是在练琴,我也不好打搅他。不过我还是经常给他们娘俩做点好吃的。”熟悉李家的人悄悄地说,李川在外面也是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男子汉,一个人担负起全家的经济来源。一回到家里,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的活就全被他都包下来了。每周日回广州前,他还把煮好的汤放在冰箱里给妻子和儿子留着。

    三、音乐天才留下诸多话题

    李云迪载誉归来的这些日子,诸多的掌声、鲜花也随之降临在他身边。

    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此时也很冷静:“其实,云迪在没有出名之前,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区别。要说他比别人更幸运,那就是我们遇到了但昭义教授,我们选择了深圳,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不仅免去了李云迪的学费,还帮助提供住房和出国比赛费用。”

    李云迪的师母高红霞(但昭义的爱人,现任职深圳艺术学校)吐露的一番真言也令人深思,她说:“奇迹的出现,李家有着孕育奇迹的土壤和孕育奇迹的人们。李云迪的成功,正是天赋、母爱、恩师和经济支柱等诸多有利的因素的结合。我的女儿以前也学过钢琴,但坦白地说,她的天赋、勤奋和对钢琴的兴趣都很不够,我们也只是让她把钢琴当作一个业余爱好,尽管我有时也希望她能在钢琴上有所造诣,但家长的意愿是不能强加给孩子的。”

    专程赴华沙观摩本次大赛的深圳艺术学校钢琴教研室主任肖梅老师,也为众多家有琴童的家长进言,她认为:家长督促孩子练琴时,方法很重要。单纯地逼着孩子一遍遍地练,是达不到效果的。李云迪的妈妈虽然不会弹琴,但在孩子年小时能认真帮孩子记笔记,弹出什么样的琴声好听,对音乐如何理解,她有很强的感悟能力,这样就很容易按照老师的要求辅导孩子。

    生命的辉煌也许只是人生中的暂一刻,但通往辉煌的道路却是艰辛和漫长的。也许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发展,但每一位孩子都有其自身的天赋和发展的特殊性。让我们祝愿,只要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曾付出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相信人生带给我们的永远是美丽。
2#
发表于 2011-9-8 22:34:33 | 只看该作者
头可断 水要灌 灌水规矩不能坏——无论如何也要灌??
3#
发表于 2011-9-9 03:08:30 | 只看该作者
唾沫是用来数钞票的,而不是用来讲道理的
4#
发表于 2011-9-9 19:56:15 | 只看该作者
父母可以选购一些儿童玩的音玩具,把它当作宝宝学习的早期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 粤ICP备15023800号-3 )

GMT+8, 2024-11-14 14:36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