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宝妈们有没注意,宝宝慢慢长大到一岁后,他的头发变得又黄又稀?有时还爱哭闹,总是出虚汗?还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有点多动?这些其实都是缺少微量元素的表现!- _# x4 \" n" h. x* [
P6 H* t4 Q' W/ q/ ~5 [0 W7 k ; J H6 b, `' s* o# V) l0 ]8 _
- Y4 u0 _! _6 f0 S$ Q/ e
微量元素的缺乏和过量,都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有不利影响,因此如何科学地给宝宝补充呢?首先得先了解宝宝容易缺少哪些微量元素。. k) }, `, ~8 Q, L
$ V" [0 T8 H" c3 \9 m9 J
1、缺铁
4 d+ S# j( S$ V
* e+ W% |# f, d+ j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2价的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用于氧气的运输。宝宝缺铁的表现为睡眠浅、易惊醒;喂养困难、容易呕吐;爱哭,不能安静;免疫力低,易患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
8 P( z) C, x @
2 u$ T4 U2 ^! f, P- j5 p如果宝宝缺铁,就会影响早期的智力发育,尤其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及短时间记忆力。严重缺铁会导致智商水平降低,甚至造成贫血。4 J) V) u/ n, B1 l9 p4 d! q2 x
$ h, V' O- ^; P1 ]* k
2、缺锌" m- v% O) N: m u+ a/ z# T
' }1 Y5 J5 _8 E4 K+ L# f5 }8 B8 S
锌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宝宝缺锌的表现为消化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口腔溃疡反复等。宝宝缺锌会影响代谢,由此就会影响生长发育,这样的宝宝个子都比较矮小。; }6 m& O, l3 r0 M& d: {
, h/ |' r- f9 I. s1 w
三,缺碘& B7 v0 C% T3 \9 t4 |' T
碘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有“智力元素”之称。缺碘宝宝一般手脚不灵活,甚至过了几个月也不会抬头、翻身、爬坐等。8 N/ T2 t: v, |( ?
* e. D! X- _, B4 K. C7 }6 i* W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碘,甲状腺功能就会减退,会导致甲状腺肿等,容易患上地方性克汀病。" W* S A& |/ r$ M/ W, S
X8 q L k* S, R" q4 d
在了解这些宝宝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后,妈妈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 b: ^: D/ y9 l& A0 ?
* j$ N. o- y* q: |
比如宝宝缺铁,就可以吃些像红肉、豆类、禽蛋类等富含微量元素铁的食物。缺锌可以吃山核桃、猪肝、香菇等富含微量元素锌的食物;缺铁更简单,多吃些像干海带、海鱼、海藻类的海产食品,甚至乳制品都可以。
6 L4 V7 C& p9 s# J+ {% E s m0 N/ f K* _ R$ W7 E( r8 N# [# v
不过,微量元素虽然很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宝宝只要饮食规律,膳食搭配合理,都不太可能会出现微量元素缺失的情况。" k; F+ E3 \3 J O
7 o2 X0 }4 [2 m5 O
但也有一类宝宝,每天都吃得很均衡,妈妈在食物搭配上也下足了功夫,但宝宝依旧还是缺失微量元素,生长发育都出现了明显的异常,这是为什么呢?8 E4 k+ s4 s( P4 K' j8 m3 @
_; {. V2 A" |/ h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宝宝营养不吸收。
- q/ f, a5 k$ j6 J4 ~. P; S' _
2 g) h8 y/ E. O. v1 D( D% z- N ; C- s* U$ t" C) I1 Y' p0 |
5 G( O7 a5 i; m q, U
: w& k5 B, u) {" T0 @0 r ^( C宝宝因为肠胃功能不完善,消化功能弱,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好消化和好吸收的营养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给宝宝选择奶粉的时候,妈妈应该以母乳营养为指标,选择配方成分接近母乳的奶粉,宝宝才能真正吸收到关键营养素。 j; }" T* o' n6 k1 ^
( E2 b) x# F3 \4 K/ Z3 M# p而说到接近母乳营养的配方奶粉,就不得不提到最近大热的网红奶粉启赋Atwo,采用尖端科技,首创结合接近母乳分子结构的OPO和A2蛋白,双重营养更进一步接近母乳,可以促进宝宝对关键营养的吸收和利用,有效减少肠胃不适的情况,让宝宝健康无负担。更含有源初α-Lac乳清蛋白,经国内外多项临床验证,有助于宝宝安眠的功效,让宝宝在肠胃舒适的基础上,睡得更香甜。
0 O1 [0 X* y) [1 X L8 t" A1 k; t
' N- C+ R/ G- D' V; }8 f: ]5 u: y
; o' P/ Q' Z8 P0 v1 c A) y9 B9 B7 ]/ r0 @4 c.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