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哺乳妈妈不能吃什么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3 16:2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时候,往往只着重考虑药物是否影响乳汁分泌,很少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药物对婴儿有影响。事实上,很多药物可随母亲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对乳婴产生影响。尽管有的药物进入乳汁的浓度很低,但对于体稚身软的乳婴来说,其祸害甚大。




  ·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易造成乳儿过敏或毒性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会使乳儿昏睡
  ·哺乳期妇女应慎重服用解热镇痛药
  ·哪些药物在乳汁中排泄最多?
  ·以下14种药物通过乳汁对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影响
  ·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2#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6:24:20 | 只看该作者
 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易造成乳儿过敏或毒性反应

  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不同抗生素在乳汁中的浓度差异较大,偶可见过敏或毒性反应。

  乳儿反复少量接触抗生素极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可少量进入乳汁,须警惕可能影响乳儿的正常肠道菌群。乳汁中微量的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可致乳儿发生过敏反应,并能发生生命危险。

  四环素可使乳儿骨骼和牙釉受损,氯霉素有引起骨髓抑制和灰婴综合征的潜在危险,红霉素乳药浓度高于哺乳期妇女血药浓度4~5倍,易导致乳儿胆汁淤积性黄疸。

  磺胺类药物除口服不易吸收者外,均能经乳汁排泄,而且乳汁中药物浓度高于母乳血药浓度,尤其对早产儿、病弱儿、高胆红素血症和G-6-PD缺乏的婴儿哺乳存在危险。

  喹诺酮类药物可使乳儿产生溶血性贫血、异烟肼导致乳儿肝中毒。

  酮康唑、氟康唑能通过吸收入乳、乳汁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近,有可能对乳儿造成损害。

  对于含这类药物的外用制剂哺乳期妇女在应用时应慎重考虑。
3#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6:24:48 | 只看该作者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会使乳儿昏睡  

  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地西泮等治疗焦虑症和睡眠障碍类药物,当乳母长期用药可能会对乳儿产生昏睡和乳母停药后的戒断症状,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因这类药物均可通过吸收入乳,所以乳母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停止哺乳。

  哺乳期妇女应慎重服用解热镇痛药

  哺乳期妇女应用镇痛药特别是弱镇痛药,占一定比例。很多治疗伤风、感冒的中药复方制剂中,均含有一定比例的解热镇痛药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安替比林、阿司匹林、双氯酚酸、吲哚美辛等。

  阿司匹林可使乳儿骨髓抑制,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婴儿肝损害,双氯酚酸可致婴儿产生血尿。

  哺乳期妇女在应用含上述西药成分的中药复方制剂时,应慎重考虑,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尽可能了解其成分含量,切不可误信“西药有毒、中药无毒”的用药误区。

  一些成瘾性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等在乳汁中分布浓度较高。有阿片瘾的哺乳期妇女,受乳的婴儿也能成瘾,新生儿对这类药物高度敏感,可发生呼吸抑制,所以哺乳期妇女应绝对禁用。
4#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6:26:55 | 只看该作者
 哪些药物在乳汁中排泄最多?  

  1.母乳喂养新生儿,药物可通过乳汁进入体内,几乎所有母亲服用的药物都可在乳汁中排泄,但其量很少超过摄入量的1%~2%,一般不致带来危害,不同的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 有较大的差异。如母体服用地高辛后,乳汁中含量甚微;服用酒精、异烟肼及灭滴灵等药物后,乳汁中含量较高。因此,母亲 注意服用药物对婴儿的危害性,避免滥用。

  2.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①药物的分子量,分子量>200的物质难以穿透细胞膜;

  ②药物在脂肪和水中的溶解度;

  ③药物与母体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只有在母亲血浆中处于游离状态的药物才能进入乳汁,而与母亲血浆、蛋白牢固结合的药物,如抗血凝的苄丙酮香豆素不会在乳汁中出现;

  ④药物的离解度:离解度越低,乳汁中的药物浓度也越低。电解质锂易进入乳汁中并可达高浓度;

  ⑤药物的酸碱度:碱性药物如红霉素易在乳汁中排泄,而酸性药物如青霉素G、磺胺噻唑较难排泄。

  下列一些药物在乳汁中排泄较多,易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带来不良的影响。

  即哺乳期应禁用的药物有:激素类、避孕药、抗代谢药、甲状腺功能抑制剂、溴化物、氯霉素、麦角碱类、异烟肼、锂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灭滴灵、苯茚二酮和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制剂等药物、如 进行同位素检查时,应待放射性物质排清后再哺乳。

  有些药物在哺乳期应慎用,如镇静剂、抗惊厥药物、抗精神失常药、阿司匹林、青霉素、磺胺类、广谱抗生素和 吸收的导泻剂等。
5#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6:27:4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14种药物通过乳汁对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影响

  1.皮质激素:抑制成长,阻碍体内激素形成及出现其他副作用。

  2.避孕药:可抑制乳汁分泌,降低乳汁中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的含量,过量服用可导致女乳儿发生阴道上皮增生,男乳儿乳房发育。

  3.甲状腺功能抑制剂: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粒细胞减少症。

  4.溴化物:嗜睡,发疹。

  5.异烟肼:头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引起婴儿异烟肼肝中毒。

  6.钾制剂:发绀、体温下降。

  7.灭滴灵:恶心、呕吐、肾脏损害。

  8.氯霉素:蓄积中毒,抑制婴儿骨髓。

  9.苯茚二酮:有致新生儿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而出血的报道。

  10.抗代谢药:对婴儿有抗DNA活性。

  11.放射性制剂:如放射性碘可对婴儿甲状腺产生抑制作用。

  12.磺胺药: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重者出现黄疸。

  13.青霉素及其他一些广谱抗生素:虽通过乳汁量不多,但可对乳儿产生过敏反应及耐药菌株产生。

  14.镇静剂、抗惊厥药物、抗精神失常药及一些可吸收的导泻剂应用后产生和母亲类似的不良反应;如嗜睡、恶心、呕吐、腹泻等。

  因此,哺乳期母亲用药要慎重,因某些病情需要不得不用时可调整哺乳时间或停止哺乳。
6#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6:28:21 | 只看该作者
  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哺乳期妇女用药首先应权衡用药的必要性和对乳儿可能造成的危害性以决定取舍。应明确用药特征,尽量避免因哺乳用药而对乳儿造成危害。二是选用进入乳汁最少,对婴幼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因婴幼儿的组织器官及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特别是体内酶系统未十分健全,对某些药物的毒性反应表达不明显。三应注意用药和哺乳的时间间隔。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长短调整用药和哺乳的最佳间隔时间。一般应避免在药物浓度高峰时授乳,或采取哺乳后用药,最少间隔4h以上。当用药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时,为防止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应监测乳儿血药浓度,特别对于那些治疗指数低的药物尤应注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 粤ICP备15023800号-3 )

GMT+8, 2025-1-10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